禁忌
1.对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2.正在使用凝血酶的患者禁用。(请参照“药物相互作用”项)
生产厂家名称
CMICCMOCO.,LTD.ShizuokaPlant
生产厂家地址
1-588,Kanaya-azuma,Shimada,Shizuoka,Japan
性状
本品为白色薄膜衣片(异型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注意事项
1.以下患者应慎重给药
1)有血栓的患者(脑血栓、心肌梗塞、血栓静脉炎等)以及可能引起血栓症的患者。
[有使血栓稳定化的倾向]
2)有消耗性凝血障碍的患者。(与肝素等并用)[有使血栓稳定化的倾向]
3)术后处于卧床状态的患者以及正在接受压迫止血的患者。[上述情况易发生静脉血栓,给予本药后有使血栓稳定化的倾向。有在下床运动及接触压迫后发生肺栓塞症的报告。]
4)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时血药浓度升高)
5)对本剂有过敏史的患者。
2.指导用药:告诉患者应从PTP板中取出药片,然后服用(有报道因误服了PTP板,硬锐角部分刺入了食道粘膜,更为严重的导致穿孔,并引发纵隔窦道炎等严重的合并症)。
不良反应
1.严重的不良反应(频率不详注)
痉挛:人工透析患者用药时可能出现痉挛,因此应密切观察,如情况异常,应停止给药并进行适当处置。
2.其他不良反应
在一项2954例的报告中,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食欲不振0.61%(18例)、恶心0.41%(12例)、呕吐0.20%(6例)、胃灼热0.17%(5例)、瘙痒0.07%(2例)、皮疹0.07%(2例)等。
痉挛:人工透析患者用药时可能出现痉挛,因此应密切观察,如情况异常,应停止给药并进行适当处置。
2.其他不良反应
在一项2954例的报告中,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食欲不振0.61%(18例)、恶心0.41%(12例)、呕吐0.20%(6例)、胃灼热0.17%(5例)、瘙痒0.07%(2例)、皮疹0.07%(2例)等1.严重的不良反应(频率不详注)
痉挛:人工透析患者用药时可能出现痉挛,因此应密切观察,如情况异常,应停止给药并进行适当处置。
2.其他不良反应
在一项2954例的报告中,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食欲不振0.61%(18例)、恶心0.41%(12例)、呕吐0.20%(6例)、胃灼热0.17%(5例)、瘙痒0.07%(2例)、皮疹0.07%(2例)等
药物药理
纤溶现象与机体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纤维蛋白分解、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有关,亦与纤溶引起的机体反应、各种出血症状及变态反应等的发生发展和治愈相关联。氨甲环酸可抑制这种纤溶酶的作用,而显示止血、抗变态反应、消炎效果。
1.抗纤维蛋白溶酶作用:
氨甲环酸能与纤溶酶和纤溶酶原上的纤维蛋白亲和部位的赖氨酸结合部位(LBS)强烈吸附,阻抑了纤溶酶、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结合,从而强烈地抑制了由纤溶酶所致纤维蛋白分解。另外,在血清中α2巨球蛋白等抗纤溶酶的存在下,氨甲环酸抗纤溶作用更加明显,止血作用更加显著。
2.止血作用
异常亢进的纤溶酶将会引起血小板的凝集抑制及凝固因子的分解。轻度的亢进首先导致纤维蛋白的分解。因而考虑在一般出血时,氨甲环酸可阻抑纤维蛋白分解而起到止血作用。
3.抗变态反应、消炎作用
氨甲环酸可抑制引起血管渗透性增强、变态反应及炎症性病变的激肽及其它活性肽的产生(豚鼠、大鼠)。
儿童注意事项
尚无本品用于儿童的临床试验数据。在确实需要时,应遵医嘱使用本品。
老人注意事项
一般高龄患者因生理机能的减退,应注意减少用药量。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在怀孕期间使用氨甲环酸的少量数据显示对胎儿没有危害。
尚无本品用于孕妇的临床试验数据。孕妇慎用本品。
尚无本品用于哺乳期妇女的临床试验数据。由于母乳中氨甲环酸的浓度很低(只有血中的百分之一),婴儿每日从母乳中吸收的药量很少。在确实需要时,哺乳期妇女孕妇应遵医嘱使用本品。
药物过量
有报道长期大量给狗投药后可引起视网膜病变。
尚缺乏本品人用药过量的研究和报道,一旦发生过量,应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
药物毒理
纤溶现象与机体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纤维蛋白分解、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有关,亦与纤溶引起的机体反应、各种出血症状及变态反应等的发生发展和治愈相关联。氨甲环酸可抑制这种纤溶酶的作用,而显示止血、抗变态反应、消炎效果。
1.抗纤维蛋白溶酶作用:
氨甲环酸能与纤溶酶和纤溶酶原上的纤维蛋白亲和部位的赖氨酸结合部位(LBS)强烈吸附,阻抑了纤溶酶、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结合,从而强烈地抑制了由纤溶酶所致纤维蛋白分解。另外,在血清中α2巨球蛋白等抗纤溶酶的存在下,氨甲环酸抗纤溶作用更加明显,止血作用更加显著。
2.止血作用
异常亢进的纤溶酶将会引起血小板的凝集抑制及凝固因子的分解。轻度的亢进首先导致纤维蛋白的分解。因而考虑在一般出血时,氨甲环酸可阻抑纤维蛋白分解而起到止血作用。
3.抗变态反应、消炎作用
氨甲环酸可抑制引起血管渗透性增强、变态反应及炎症性病变的激肽及其它活性肽的产生(豚鼠、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