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刘宝厚学术传承工作室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一.传承工作室建设背景为加强全国名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经验的传承与发展,发挥全国名中医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8年6月印发《印发第三届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及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2019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项目依托单位)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管理部门)及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负责部门)共同签署"全国名中医刘宝厚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传承工作室(以下简称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协议及项目建设任务书,正式启动项目建设。二.传承工作室规模工作室建筑面积约100㎡,分为临床经验示教诊室(≥20㎡)、临床经验示教观摩室(面积≥30㎡)及资料存放及阅览室(面积≥50㎡)三个功能区域。工作室依能够体现中医文化氛围的传统格调装修,院内、院外宽带联网。诊疗室配备用于随诊记录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摄像录音系统、资料储存系统等;观摩室配有投影仪、电脑墙等外放系统;资料室收集了刘宝厚发表的以及研究刘宝厚学术思想的论文论著,并拥有最新版中、西医全国本科统编教材,中医经典著作。同时收集了刘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领域相关的期刊论文并不断更新,形成了以刘教授学术思想为依托,涵盖全国的中西医结合内科资料体系。为刘教授日常开展教学及实践传承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硬、软件条件。三.传承工作室目标工作室以"弘扬名医学术思想,传承名医临证经验"为宗旨,致力于刘宝厚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肾脏病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经验的挖掘收集、研究整理、学习继承、发扬创新及推广应用。通过深入挖掘、全面收集全国名中医刘宝厚教授所有论文,论著,典型医案,验方、讲稿,教案,读书笔记,临证心得,门诊带教、病房查房、专题访谈、病例讨论记录等各种临床诊疗信息,等原始文字及影像资料,建立完善全国名中医学术经验原始资料数据库。在系统整理、归纳分析这些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并提炼其中独到的辨证思维方式、学术见解、诊疗技术及其标准,共性的临证遣方用药规律、疗效及其判断标准;充分利用刘教授当前门诊带教、病房查房、专题讲座、病例讨论、师生口头交流等机会,一方面,检验名中医来自原始资料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及有效性;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先进科技设备,原汁原味的记录、录制全国名中医当前临床诊疗信息,并加以保存。从而使刘宝厚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得以全面继承、不断推广应用及发扬创新。四.传承工作室团队工作室经过不断补充新生力量,组建了一支梯队结构、专业配置合理的学术传承团队,包括刘教授本人及其学术继承人共计14人(附件),涉及到临床、科研、教学、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其中,博导2人、硕导6人;具有正高级技术职务的7人、副高级技术职务的2人、中级技术职务的5人、初级技术职务的1人;博士4人、硕士7人;年龄在40岁以上的6人、40岁以下的8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名。团队成员在刘教授的指导下,逐步成长为当地的中医中坚力量。

刘宝厚学术传承工作室医生

(0名医生)
刘宝厚学术传承工作室暂无出诊医生

刘宝厚学术传承工作室锦旗墙

锦旗刘宝厚学术传承工作室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