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1988年,医院建立眼科特殊检查科,以荧光造影室、视野室、病理室为主要的检查项目,科室依托于眼病研究所开展临床及科研工作。1996年,眼科特殊检查科开始集中设置,不断增加新的眼科检查项目和设备。2003年改名为综合检查科。 目前,科室现有医师、医技和护士33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任技师1人,副主任技师1人,主治医师、主管技师和护师12人;硕士研究生17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生导师1人,山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1人;山西省优秀专家1人。科主任为杨继红,副主任为宁晓玲。 综合检查科现有10个工作室:视野检查室,住院检查室,角膜内皮检查室,电生理检查室,OCT检查室,激光治疗室,荧光造影室,细胞检查室,超声波检查室,共焦激光眼底扫描室。 科室开展的主要检查和治疗项目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技术(Angio-OCT);频域OCT在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FFA和ICGA造影同步检查;自发荧光技术应用于黄斑疾病的诊断;眼球光学生物测量技术应用于人工晶体的精确测算;视野仪青光眼进展分析、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的诊断;多波长激光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应用于角膜病的精确诊断;共焦激光视网膜断层扫描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的诊断及随诊;眼前节测量评估系统(PENTACANHR)及视觉质量分析仪(iTrace);Maia微视野计旁中心注视训练;眼表综合分析。 科室配备的眼科医疗检查设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德国产Pentacam眼前节测量和分析系统,美国产Itrace视觉质量分析仪,超声生物显微镜,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仪,微视野计,德国产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海德堡视网膜脉络膜眼底血管同步造影仪,Maia黄斑功能分析仪,多波长激光,共焦激光视网膜全层扫描,ORBSCAN前房分析仪,多点眼底激光,CR-2PLUSAFCanan眼底彩色照相机等高精尖的检查设备36台。 科室注重人才培养,带教实习生、进修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对喀麦隆医师的培训工作,至今已完成8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眼科综合检查科室。近年来,共承担省级及厅级科研项目11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研成果鉴定达国际领先及国内领先水平3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75篇,其中SCI收录9篇,中华系列杂志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