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麻醉科简介1、学科基本情况麻醉科始建于1958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麻醉科形成了包含普通外科、心胸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产科、小儿外科、五官科、器官移植麻醉及SICU、疼痛治疗等特色亚专科的综合性学科,2012年被评为卫生部国家重点建设专科。重点学科建设期间,麻醉科被授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麻醉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创伤与急诊麻醉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人麻醉培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分会舒适化医疗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麻醉培训中心、国家老年麻醉联盟成员单位。2014年开设了河北省第一家麻醉门诊,以高效、安全、舒适的理念服务于病人,为手术室外麻醉患者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为危重和合并症较多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制定详细的麻醉方案。同时麻醉科是河北省最早的硕士和博士培养点,也是国家级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麻醉手术室33间,其中院本部23间,东院区7间,日间手术中心3间。麻醉后恢复室病床6张,麻醉准备间1个,年完成各类手术麻醉40000余例。随着舒适化医疗理念的推广,麻醉科开展了ERCP、神经内外科介入、经食道超声检查、无痛胃肠镜、无痛支气管镜、无痛人流等一系列手术室外无痛诊疗服务。保障了各科内镜诊疗病人的舒适和安全。2、人才梯队和科研教学麻醉科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临床医师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76人(其中博士14人,硕士62人)。作为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医院每年培养20余名硕博毕业生和优秀的住院医师。同时作为小儿麻醉教学基地和河北省麻醉专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为河北省培养了大量小儿麻醉专业人才,巩固加强了基层医院麻醉科实力,为更多患者围术期保驾护航。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多项省级重点项目,发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先后派出10余名医生赴美国、欧洲进修学习;多名医生接受并出色完成援外及国内危急事件抢救任务,受到有关部门表彰。3、专科设备和先进诊疗技术麻醉科作为河北省麻醉专业综合实力领先科室,科室专业设备配置优良。能够为危重患者麻醉期间进行完善的监测和治疗。设备包括:EV1000、vigelio和Lidico等血流动力学监测为危重患者术中循环监测提供更直观确切的诊疗依据;连续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经颅超声多普勒监测仪可实时监测颅内外动脉搭桥、心脏外科大手术等术中脑灌注情况,有效减少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相关并发症;术中经食道超声为心脏手术提供术中监测、为肾癌合并腔静脉癌栓术中监测癌栓位置提供帮助。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光棒的气管插管设备有效减少了困难气道发生情况。血气分析仪、血液回收机、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和血栓弹力图仪等设备为术中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内环境、凝血功能提供监测和治疗的参考依据,同时可以指导合理输血、避免血液资源浪费、降低医疗费用。早在1958年,多次动物实验后,麻醉科成功实施低温麻醉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960年实施低温麻醉下肺动脉切开术;1961年,在深低温及体外循环技术支持下,配合心脏外科进一步开展房、室间隔缺损及法洛四联症等复杂的心脏直视手术。1999年麻醉科成功完成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2003年配合心脏外科完成我院首例心脏移植。近年来先后完成心脏移植麻醉2例。配合心脏外科完成经股动脉主动脉瓣膜置入术近200例,稳居河北省首位。对于合并多系统功能障碍的病态肥胖患者行袖状胃切除术、小儿外科新生儿、早产儿手术(膈疝、脐疝、消化道穿孔、食道闭锁等)、超高齢患者手术、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产妇剖宫产术麻醉管理方面,麻醉科在术前评估、术中管理、术后恢复方面都形成了成熟的麻醉方案。保障了这些手术的顺利开展。承担更多麻醉风险的同时麻醉科业务逐步扩大,为更多危重患者和复杂手术提供支持,为临床相关科室提供安全有效的技术平台。4、麻醉质量与安全2003年,河北省麻醉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成立,我院作为麻醉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在前任主任董振明教授和现任主任康荣田教授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麻醉专业的质量控制与安全、评估及培训等工作制定了行业规范;筹建了河北省医疗机构麻醉专业的质量管理网络系统;制定麻醉专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及规范;推广使用新技术;完成了质控组织机构搭建、麻醉学科现状调查、麻醉质控管理规范编写、学科建设及麻醉质控标准、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质控学术交流及项目推广等一系列工作。麻醉科安全质控工作成为全省质量控制标杆科室,为全省麻醉质量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麻醉科全体医务人员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砥砺前行,不断提高临床技能与科研水平,时时刻刻提供舒适医疗、保障病患围术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