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1科

省重点
市重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一科成立于2013年,由原神经内科分出而来,编制床位33张,开放床位50张;有医护人员25人,其中医生11人,护士14人。医生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有博士学位4人,博士在读1人,硕士学位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5位医师曾经留学于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有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4人,护士2人,其中硕士学位2人。大医二院神经内1科是以脑血管病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为重点的专业科室。主要诊治病种包括各种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等);各种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其他脑血管病(高血压脑病、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脑淀粉样血管病、脑盗血综合征、CADASIL、血管性痴呆等),以及一些特殊病因的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海绵状血管瘤、脑硬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脑动脉狭窄、脑动脉夹层、脊髓血管病等)。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方面,科室人员自2001年起就全面开展了各种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急性期脑动脉闭塞的动脉溶栓,颅内及头颈部脑动脉狭窄的球囊成形及支架置入治疗)和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等)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国内神经内科独立开展神经介入时间最早的科室之一和项目最多的科室,居国内神经内科领先地位,具有重要影响。2003年神经内科首批被评为大连市一级重点学科,2006年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被评为辽宁省重点专科项目,2012年神经内科被评为大连缺血性脑卒中诊疗基地。2014年神经内一科在大连地区最早开展了超急性期脑动脉闭塞的支架取栓治疗以及静脉溶栓-动脉介入的桥接治疗。急救团队和神经介入团队全年7x24值班,保证了卒中救治的快速高效。通过近年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卒中病人绿色通道的建设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2018年12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临床神经医学峰会(CNS)上,同时获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联盟成员单位”两个授牌,成为打造大连“天坛标准”的基地。科室头痛及神经性疼病理性疼痛的诊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完成了大连地区原发性头痛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填补了大连空白。获得中华医学会授权,较早在国内及首先在大连开设了头痛专病门诊,并为每一个就诊患者建立了电子病历档案。在科研及教学方面,神经内一科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重点科技(公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市科技局、外国政府资助及中外联合等近20项科研课题,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被SCI收录20余篇。科室教学力量较强,多名教师在医院、大学以及国内的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培训的医学生多次在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得特等奖或一等奖。多名教师先后被医院或大学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授课教师、优秀培训教师等称号。科主任尹琳教授为德国Freiburg大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他的带领下,科室目前是大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同时也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及神经转化学组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全国委员及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辽宁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及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单位、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神经重症与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等。科室副主任宋贵军教授为四级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访问学者,兼任神经病学教研室副主任;同时担任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委员,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协会临床研究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组成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学模拟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委,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老年性痴呆与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神经肿瘤分会理事及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理事等。

神经内1科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