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CT室科室简介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T室始建于1983年,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最早引进CT设备的单位。CT室现有工作人员23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1名,技师7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名,其中有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我院引进德国产西门子64层螺旋CT机应用临床以来,给教学、科研、临床等提供更多信息。2012年5月我院引进了全球第100台飞利浦256层极速CT。它在尖端技术方面的突破,彻底摆脱了过去64层CT的局限和技术极限,其设计充分考虑了辐射剂量、影像质量、扫描速度、工作效率、运营成本等各方面情况,采用创新的技术体系,力求达到诸多纷繁复杂问题的最佳平衡,也由此进入了临床应用的新境界。2015年成立医学影像学科,2017年4月由医学影像学科成立了医学影像会诊中心,为邻近县市的医联体合作医院提供远程影像诊断服务。科室现有64层螺旋CT机2台,256层螺旋CT机1台,影像后处理工作站,高压注射器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可行全身各部位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同时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各部位CT血管成像、骨三维成像等特殊成像检查。从1983年,黑龙江东部地区首台CT机的安装以来,通过近三十年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和医院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成长一直到今天。从单排CT到多排螺旋CT,从只能做头部CT到今天做全身CT,从单纯的轴位图像到今天的三维图像,从扫描一个部位需要几十分钟到今天的几秒甚至亚秒就能完成。CT室实现了从最早到最好的跨越。如今,在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三台螺旋CT同时运转,每天检查患者300-500余人次,为临床医生及时正确诊断各种疾病提供了可靠保证。现已成为三江地区影像会诊中心,是医学影像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点,是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进修医生的摇篮。同时我们承担着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医疗专业及护理、康复等专业的影像教学工作,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专业科室。CT室全体同志愿以精细的设备、精湛的技术、精心的服务为三江地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t医技科室t-1t-1tt102300t102302t1t0t20220224trobott2022-03-0721:06:18t2022-03-0810:37:2910142714t1000718tbasedatatt医技科室tt磁共振室t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磁共振室成立于1995年。科室历经20余年发展至今,成为拥有GE公司3.0T超导磁共振,及德国西门子公司的3.0T超导磁共振2台国际先进的磁共振扫描仪,及雄厚技术力量的东部地区磁共振影像诊断中心。两台3.0T高场磁共振具有磁场强度高、检查功能齐全、扫描技术先进、后处理功能强大、图像清晰、信噪比好、检查时间短等特点。磁共振成像(MRI)具有直接三维成像和多参数、多序列成像及脑功能成像的优点,并且具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力,能为疾病诊断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有利于病变的定位定性。科室拥有16名中、高级医疗技术人员的实力雄厚的医疗、教学、科研团队。科室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其中研究生学历6名。有主任技师1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4名,副主任护师2名,护师1名。科室人员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的临床及影像诊断经验。科室专家经验丰富,对疑难疾病及全身各系统疾病颇具建树,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紧跟先进技术潮流,创新能力较强。目前,MRI已从传统的形态学成像发展至分子水平和功能成像,除开展常规的磁共振检查,已经开展DWI、SWI、MRS等脑功能成像及MRCP、UCP等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可用于人体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适应症为颅脑疾病、脊柱和脊髓疾病、头颈部疾病、腹部盆腔、骨关节病变和软组织病变。本科室承担院区大部分磁共振检查及周边地区磁共振应用指导、会诊及远程医疗支持的任务;同时承担了佳木斯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学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的教学、实习任务。MRI室全体同志愿以先进的设备、精湛的技术、热情的服务为三江地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t医技科室t-1t-1tt102300t102304t1t0t20220224trobott2022-03-0721:06:18t2022-03-0810:37:2910142715t1000718tbasedatatt医技科室tt病理科t一、人员简介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是三江地区病理诊断中心,承担三江地区疑难病理会诊及病理医师的培训任务。现有工作有人员14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技师6名,名诊断医师中1名为博士研究生学历,4名为硕士研究生学历,3名为本科学历,6名技术员均为本科学历。在院领导和人事部门的领导下,病理科注重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更加合理,科室设施设备不断更新,逐步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提高了制片质量和诊断准确率。在病理科主任王彩霞的带领下,病理科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严格遵守医疗法律法规及院纪院规,严格依法执业,为诊断的标准流程和专业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二、主要设备冰冻机一台,脱水机二台,包埋机、烤片机、切片机、组织漂烘仪各三台,显微镜12台,病理图文系统二台,细胞染色机一台。高精仪器:1、基因杂交信号扩大仪一台。2、全自动高清滴染HE染色仪一台。3、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仪二台。3、大容量快速组织脱水机一台。4、十人共览多头显微镜一台。三、主要开展业务负责我院常规病理诊断、冰冻诊断、免疫组化诊断及分子病理等业务,承担三江地区疑难病理会诊工作。每年活检病例17500余例、冰冻诊断2000余例、免疫组化1800余例、疑难病理会诊500余例,细胞诊断10000余例,宫颈癌筛查12900余例。四、特色诊断项目1、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染色清晰,目前有140余种免疫组化抗体,对各种肿瘤的分型、预后的判断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主要包括乳腺癌、卵巢癌、内膜癌受体的测定,消化道癌、肺癌、宫颈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耐药基因及细胞增殖活性测定,软组织肿瘤、淋巴瘤及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及分型等,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及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情况的判断提供可靠科学依据。2、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并开展HPVDNA检测技术,基因杂交信号扩大仪(hc-2)是唯一经全球多中心临床验证的HPVDNA检测技术,是宫颈癌筛查首选,对早期宫颈癌筛查、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诊断与监控、手术后随访及CIN转归预测均有重要意义。3、开展银染原位杂交技术(SISH),检测乳腺癌和胃癌患者HER2基因状态,用于指导临床采用靶向治疗药物赫赛汀"对乳腺癌和胃癌进行治疗。4、2014年新购进快速脱水机一台,开展快速石蜡诊断,胃镜、肠镜、气管镜、膀胱镜等钳取的小组织在一个工作日内发出病理报告,大大加快病理诊断速度。5、2017年购进全自动高清滴染HE染色仪,确保对于每一位患者的组织,都能显示出所需的清晰细节,排除了制片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每张组织切片质量稳定,高质。满足病理医师的诊断需要,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作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最大的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住培于一体的市级重点科室,是三江地区病理会诊中心。病理科拥有多位高年资诊断医师和专业操作技师,他们以高超的诊断水平和精湛的专业技术带领和教导病理科的众多年轻医师、技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将病理的醇厚底蕴和新生力量共同灌注在佳木斯病理这片沃土之上,让病理领域成长出更坚实有力的专业力量!这必将促使我们凝心聚力,奋力拼搏,不断提高临床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管理水平,发挥专科优势来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发展的不断需求,深化改革,求实创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CT室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