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肾内科部由肾脏内科、透析中心组成,包括血液透析中心、腹膜透析中心、CRRT中心、肾脏内科病房各1个、专科门诊4个。依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的临床与科研优势,合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临床诊治中心。追求卓越医疗,秉承国际理念,坚持对外交流,以人为本,身心并重,医患互敬,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目前,肾内科部主要临床发展方向为:原发与继发性肾脏疾病的诊治,慢性肾脏病(CKD)的防治,危重症血液净化治疗,肾脏替代治疗的持续质量改进及新技术应用推广,血液净化通路的建立和维护。特色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脂净化,白细胞吸附,胆红素吸附等。科室现有教授/主任医师5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名。在患者服务方面,加强横向联合,结合临床服务实际,跨学科、跨专业整合资源,为患者提供权威、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和先进的诊疗仪器设备;优化诊疗流程,科学实施管理,包括: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CQI)、标准化操作流程(SOP)、临床路径、DRGs、单病种、优质护理、预约挂号等,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科室风采科室设立肾脏内科、透析中心,包括血液透析中心、腹膜透析中心、CRRT中心、肾脏病病房各1个、专科门诊4个,科室建筑面积2000平米,拥有45台血液透析/血液滤过机,4台CRRT机,4台自动化腹膜透析机。来自全国各地血液净化中心的精英组成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运用领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科学运营、高效管理、标准操作,为广大病患提供全方位、高科技的诊疗服务。学科带头人介绍赵明辉,教授主任医师。1981-1987年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1989年师从王海燕教授攻读临床医学博士,1991年至1996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并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肾脏病免疫炎症发病机制。涉及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病,重点为自身免疫性肾脏病。研究重点为自身抗体与靶抗原相互作用以及补体活化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和重点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170余篇。包括本领域最有影响的JAmSocNephrol、KidneyInt和NatRevNephrol。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肾内科部主任。王梅,教授主任医师。王梅,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肾内科部透析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梅教授长期从事肾内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的一线工作。她在诊治肾脏疾病及其血液净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能够熟练处理肾脏疾病的危重、疑难患者,并且能够解决血液净化领域的疑难、复杂问题。她长期进行慢性肾脏病钙磷代谢及骨病的研究,1998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对CKD患者进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检测及其骨活检,围绕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血管钙化进行了深入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率先在国内提出并实施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液钙离子浓度的个体化;率先开展了血液透析功能组件的应用和研究以及应用生物电阻抗频谱法评价干体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2人,博士生20人,省市级跨学科带头人5名。于峰,教授主任医师。于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大内科副主任、肾内科部主任、肾脏内科主任。一直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救治了大量危重症病人,掌握了肾内科各种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疗方法以及肾脏穿刺活检、深静脉插管、腹膜透析插管等技术,同时还从事有关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如狼疮性肾炎及ANCA相关小血管炎肾损害的临床与基础科研工作。作为访问学者赴哈佛大学医学院Brigham&Women’s医院肾内科(全美排名第一的肾内科)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目前已发表SCI收录论著45篇(影响因子累计105.712分)。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并已顺利结题。另外,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者还获得2010年首都特色临床项目一项、2010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一项、2009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及2007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累计受资助项目逾百万。科室位置住院楼1层综合诊区2

肾脏内科医生

(0名医生)
肾脏内科暂无出诊医生

肾脏内科锦旗墙

锦旗肾脏内科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