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始建立于1962年,现有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2人。拥有研究生导师2名。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南通市医学重点专科及南通市临床医学中心。近年来,瞄准国际国内医疗技术的先进水平,着力于建设省市一流实验室工作平台。专科专用及共用实验及其他设备齐全,能满足临床应用研究和基础应用科学研究的需要。目前开放床位150张,收治各类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酒精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癌等,是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肝病诊治、教学、科研基地。本中心具有以下技术特色及优势:1、对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根据其感染途径、病程、血清肝炎病毒载量、有无HBV变异株感染、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及不同治疗需求,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纤维化、保肝等个体化综合治疗。在抗病毒治疗中,根据患者感染途径、病程、病毒载量、基因型、HBV变异株感染情况及既往治疗情况,采用多种抗病毒方案和适宜的治疗终点,使抗病毒治疗阴转率明显提高,肝纤维化得到改善,重症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其失代偿、肝癌的发生率下降,生存期延长。2、对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肝衰竭患者建立了中西医结合-人工肝-肝移植综合治疗模式,明显提高了重症肝病的存活率。率先在苏中、苏北地区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辅助治疗各型重型肝炎,使早、中期重症肝炎的存活率由40%上升至81%,达国内先进水平。3、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肝病科交流合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对于终末期肝病及其他疑难、危重型肝病,常年聘请相关教授定期查房、制定诊疗策略。4、对于门脉高压性胃肠疾病,与本院消化、介入科通力合作,常规开展急诊内镜止血、TIPS等治疗。5、对于原发性肝癌,与本院肝胆外科、介入、肿瘤内科、放疗科等多科MDT合作,优化抗癌策略,大大提高了原发性肝癌的生活质量及五年生存率。购置了日本旭化成IQ-21、金宝Prismaflex人工肝支持系统,日本光电DDG3300KICG肝功能分析系统,无锡海尔凯斯FibroTouch无创肝纤维化诊断仪,北京产WLGY-809肝病治疗仪、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仪、芬兰LWK3.4K2洗板机、酶标仪、美国AXSYM化学发光仪、美国ARRAY360特种蛋白仪、美国EPICS-XL-4流氏细胞仪等。专科公用设备有日本SANYO超低温冰箱、美国罗氏YD-600全自动微生物培养鉴定系统、ACT-Ⅱ凝血时间测定仪、BIO-TREND血氧饱和度仪、DL-50RC低温离心机、LBY-N6A全自动血黏度仪、COMPAET-X血凝仪、国产LXJ-II离心沉淀机、国产721分光光度计、美国GE1秒机螺旋CT、美国GESIGNAOvation0.35T磁共振、超细消化内镜等大大提高了肝病的诊治水平。常规开展:(1)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其操作简便,适应症宽,对体循环干扰小,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缩短住院日,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2)肝储备功能分析用于:各种原因肝损伤、肝硬化、肝衰竭、肝脏手术前的患者,帮助判断病情及预后,其优点在于微创、快捷、简便、精确。(3)无创肝纤维化测定:采用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结合临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二维彩超等检查,评估肝脏质地与硬度。4、肝病实验室常规开展PCR、荧光放免法、电化学发光、流式细胞等检测技术进行肝炎病毒基因、肝纤维化指标、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自身免疫性肝病标志物等检测,并可进行HBV、HCV基因型、HBV耐药位点检测,与其他单位协作开展基因克隆、基因测序、RNA干扰等临床科学研究。肝病科多位学科带头人均在国家、省、市级专业学会中任职。近三年来承担了国家、省、市厅级课题10余项,多项研究结果获省、市级新技术奖。其中"LRM模型用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判断和人工肝治疗策略优化"获省新技术奖二等,"清脂护肝方对Src家族相关激酶(Hck、Lyn、Fgr)SSeCKS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体外表达的相关研究"获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影响因素及人工肝对近期与远期预后的影响"获市技术进步奖三等。近三年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3篇(总影响因子达到68.5分)。我院为南通大学、南京中医院大学的附属医院,其中肝病科承担了大量的临床教学工作,承担了通大公共卫生学院预防专业、临床医学院耳鼻喉专业传染病及南京中医院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授课与见习带教工作,接受通大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实习生共数百人。三年来举办了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感染性疾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重型肝炎诊疗新进展培训班》、《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规范化诊治学习班》、《妊娠合并肝病诊疗新进展》、《上海名医大讲坛》等十余次,多名骨干参加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并授课。
肝病科医生
肝病科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