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学术地位金华卫生健康实用新技术和适宜技术培育推广中心骨干科室;浙江省心脏大血管疾病诊治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合作单位;金华市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挂靠单位;金华市胸痛联盟主席单位;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专家工作站。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傅慎文主任为金华市拔尖人才、专业技术二级岗,金华市心脑防办副主任;担任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师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心脏介入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重症学组组长、金华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另有8名医护人员分别担任省、市级学会常委、委员及青年委员。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潘轶斌主任为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会浙江联盟常务委员、浙江省起搏电生理学会委员、金华市康复医学会心脏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金华市名医。技术优势1、危重患者救治:包括合并心原性休克、心跳骤停的急性心肌梗死;顽固性心力衰竭;爆发性心肌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救治。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ECMO辅助下危重患者救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2、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钙化病变、左主干病变。成熟开展慢性闭塞病变逆向介入治疗、钙化病变旋磨治疗、血管内超声、冠脉血流分数测定。年冠脉介入治疗病例1200例以上。3、各类埋藏式起搏器的植入包括左室同步化起搏、左束支起搏。4、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包括持续性房颤、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消融治疗。5、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卵圆孔未闭封堵术6、肺动脉高压诊治。7、心脏康复。研究方向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力衰竭防治。近5年主要项目包括: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相关临床研究:金华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体系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电图识别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的系统研究;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相关性研究;基于CTA影像的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病变的无创功能学诊断系统;水溶性他汀对比脂溶性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影响;臭氧自血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2、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基础研究姜黄素延缓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其机制的研究;基于IL-33/ST2通路探讨秋水仙碱在小鼠心肌梗死后炎症的作用机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3、参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质量评价和防治技术研发;优化算法FFR-CT与有创FFR的对照研究;拜瑞妥用于中国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预防卒中和非中枢性系统全身性栓塞;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钙片在中国高胆固醇血症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科室概况心血管内科成立50余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是金华市优先发展医学重点学科。经过几代人发扬奋发拼搏的干劲、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心血管内科不断成长壮大,担负起浙中地区心血管学科的“领头羊”。在心血管疑难危重症的抢救方面在省内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心血管介入技术水平一直走在省内前列,包括心脏永久性起搏术(单双腔及左室同步化起搏手术)、各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室上速、室性早搏及心房颤动射频手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房缺封堵手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手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手术)等技术;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收治例数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各大医院前三四位,成功抢救了一大批合并心原性休克、急性左心衰、心跳骤停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其得到良好的康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由于我科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取得的突出成绩,2015年被省心血管病学分会入选为首批参加“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浙江省10家基地医院之一。2017年11月浙中地区首家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STEMI患者D2W时间显著缩短,目前稳定在70分钟。2022年5月通过国家心衰中心认证。指导周边市县医院疑难危重病的救治及指导心血管介入手术的开展和胸痛中心建设,在省内有较高的影响力。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开设床位58张,重症监护病床6张。现有医护人员35名,医生16名,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1名;博士1名,在读博士2名,9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金华市拔尖人才1名、金华市321工程培养对象1名;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兼职教授1名、绍兴文理学院硕士生导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理人员21名。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开设床位58张,重症监护病床6张。共有医生13人,护士18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在读博士1人,9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