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骨科中心创建于1973年,是我校临床医学传统优势学科。现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医科大学重点扶持学科。多年来,围绕学校"以临床医学学科建设为龙头,形成优势学科群"的战略规划,坚持"特色化、品牌化、专科化"的发展思路,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科综合实力在粤西地区同类学科位列第一,骨科"微创"技术、疑难疾病及重症救治成为区域内独树一帜的特色品牌。近年来,本学科围绕"品牌立科、科研兴科、人才强科"的指导思想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成果。2011年,本学科作为外科学研究方向--"微创外科与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研究"中主要支撑学科,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年,获批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医学院重点扶持学科。以卫生部授牌"医疗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粤西地区唯一授牌医疗机构)为契机,学科增设骨质疏松诊疗中心,形成了四个亚专科同步建设的格局,下设微创骨科研究室、神经电生理室,骨质疏松诊疗室。与此同时,本学科牵头组织粤西地区多家医院,跨学科联合成立了湛江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有效促进了区域骨质疏松症诊疗整体水平的提升。2014年与北京爱康公司联合建立"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中心"。2015年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全国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单位"。新世纪以来,本学科重点发展微创骨科技术,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早在新世纪初期,脊柱外科就在粤西地区率先开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等经皮微创术式,随后在微创治疗的基础上,引入了"精准治疗"的理念,先后开展了扩张系统、胸腔镜、椎间孔镜辅助下的各种微创脊柱术式,基本做到与国际同步。本学科开展关节镜治疗已有20多年历史,先后开展了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或有限切开整复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ACL/PCL重建等术式,是粤西地区唯一开展肩关节镜、髋关节镜、踝关节镜及掌指小关节镜技术的学科。自2013年开始,本学科还在粤西地区率先开展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术、经皮骨盆骨折内固术、四肢骨折MIPO技术(微创接骨板技术)、PFNA技术(防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技术)、等创伤骨科经皮微创术式。近五年,以"微创与精准"为主题的新技术、新项目年均开展达5项。现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硕博为主体,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稳定的学术队伍。现有专职教师34名,其中博士10名,占29.4%,硕士14名,占41.2%,硕博比超过70%;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6人;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1名。本学科科研平台——微创骨科研究室,设有专职科研人员2名。通过平台建设,开展了微创骨科技术的相关研究、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干细胞神经分化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学科建立的临床技术应用平台——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中心,为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的应用及在粤西地区的推广提供了有效支撑。学科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级科研项目10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3项、校院级科研项目6项,获科研经费共计310万元。论文数量及质量不断提高,青年医师正在逐步成长为骨科科研队伍的中坚力量。共计发表论文133篇,其中SCI收录33篇。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出版专著、教材6部。学术交流方面,本学科确定了与香港大学、台湾医学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纽黑文医院、美国西部脊柱外科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著名学府、医院的交流合作关系。聘请香港大学胡勇、台湾医学大学邓文炳为我院特聘教授,指导学科各项工作的开展。作为粤西地区学术龙头,学科重视周期性主办各级学术会议,近5年来,共计举办国家级学术会议1项、省级2项、市级11项、举办骨科技能操作大赛2次,定期举办湛江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沙龙,年均2次。多人次受邀在世界骨科大会(SICOT)、全国骨科大会(COA)等国际、国内重大学术会议发表学术报告。多人次在省级、市级学术团体任主委、常委等重要职务。此外,5年间,共计派遣学科骨干外出参会、进修等共超过500人次。通过与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横向合作,与区域内骨科同道的不断交流,本学科在粤西地区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极大推动了区域内骨科学术水平的提升。本学科自成立以来,坚持立足于我省特别是粤西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健康服务的重大需求,聚焦于骨科诊疗技术、专科人才培养以及骨科疾患相关科学研究等重大问题,建立了完整的亚专科体系,形成了"微创与精准"的技术特色,塑造了区域内的学科品牌,其综合实力在粤西地区同类学科位列第一,为促进区域内骨科整体医疗水平、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