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肝胆胰外科、包虫病外科

国家重点
省重点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前身是普通外科,是目前我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肝胆胰外科。是卫生部普通外科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国家卫计委肿瘤科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卫生部普外科内镜医师培训基地、青海省普通外科质量控制中心,青海省卫生厅重点学科(肿瘤外科)之一。肝胆胰外科诊治范围包括肝脏、胆道、胰腺、十二指肠及腹膜后肿瘤等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并负责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和教学工作,率先在我省取得了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资格,目前是青海大学外科学博士点培育学科,青海大学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拥有青海省昆仑学者1名、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7名,已累计培养研究生42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7名,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青海省科技厅自然基金等各类省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科室相关设备:科室拥有电子十二指肠镜,电子胆道镜,液电碎石系统,电子腹腔镜,肝储备功能分析系统(DDG-3300K),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仪,多普勒彩超仪,肝脏手术三维规划系统(IQQA-Liver)等先进设备,对胆胰疾病的内镜、腔镜微创治疗,复杂胆道结石的术中、术后碎石、取石,术中、术后肝储备功能的精确评价,肝脏切除手术的术前精准手术模拟计算及规划等奠定了必要条件。临床工作:常规临床业务:临床业务中常规开展微创保胆取石术、微创腹腔镜胆束切除、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脾切除、胆肠吻合、肝包虫、肝囊肿、肝脓肿开窗引流术及高难度的肝切除、胰腺肿瘤切除等。在肝胆胰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包括复杂肝切除、肝门部胆管癌、胰腺癌、复杂胆道损伤的处理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率先在我省开展了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B超定位下的肝癌切除手术、无血肝切除等,并成功开展巨大肝癌切除、扩大半肝切除、肝尾状叶切除等高难度手术。科研工作:肝胆胰外科(包虫病外科)实验室包括:细胞培养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外科学样本库等基本实验条件,能够完成国家级和省级的各项科研项目,本学科目前发表论文累计70多篇,其中国外SCI论文5篇。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青海省科技厅自然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9项。承担青海大学中青年基金项目、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青年基金项目5项,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合作承担国家卫计委项目《阿苯达唑对包虫病的药效评价》项目,承担新疆包虫病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1项。教学工作:肝胆胰外科多年来承担了外科学第二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参与本科、专科、中西医结合、影像、麻醉等专业的理论课授课和见习、临床实习等教学任务。肝胆胰外科近年来与国内多家知名医院肝胆胰外科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国内知名专家前来我院开肝胆胰各类复杂手术,指导我科室开展临床工作,促使我科室近年来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包虫病外科)始终禀承着敬业、严谨、求实、创新的学科精神,学术气氛浓郁、工作氛围和谐,是一支团结协作、技术力量雄厚的团队。全体医务人员将本着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以病人为中心,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技术及服务质量。特色技术:一、保胆取石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对胆囊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和胆囊切除术后的种种病变的探索,提示了胆囊具有极为复杂和重要的功能,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消化和免疫器官。保胆取石的新概念,其主要意义是取净结石,保留器官,维护了正常人体的平衡和生理功能。我科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新式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成功率100%,即达到了治疗又保留了器官的目的,最大体现了微创的含义。(一)适应症:胆囊结石1、有症状的胆囊结石。2、胆囊结石大于10mm或多发性胆囊结石。3、曾经有胆囊结石排至胆总管引起胆总管感染及胆源性胰腺炎。4、小于在10mm以下无临床症状的单发性胆囊结石,应定期观察,每3个月复查B超,若结石增大,应行手术。(二)禁忌症:1、胆囊萎缩。2、胆囊癌变。3、肝内胆囊。4、Mirizz综合症。5、证实胆囊已完全丧失功能。6、身体一般状况差,术前评估不能耐受手术者。二、电子十二指肠镜技术我科率先在省内开展ERCP至今,完成了从诊断性ERCP到治疗性ERCP的过渡,已发展成为省内有一定影响的专业,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培养了一支专业队伍,基本上与国际接轨。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胆管良恶性狭窄、胆源性胰腺炎等疾病的治疗性ERCP,每年完成近500例ERCP,成功率在90%以上,为省内领先。

肝胆胰外科、包虫病外科医生

(13名医生)

肝胆胰外科、包虫病外科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