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省重点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作为心血管内科的工作人员,就是要怀揣一颗善心,就是要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富有强烈的同情心,对工作抱着高度的责任心,对疑难问题有绝对的耐心,对科学有坚定的信心,对同事给予更多关心,像白求恩那样,自己多付出点爱心,挽回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我们觉得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摘自科训心随病人同忧乐梦伴事业共短长——亲历心血管病诊治30年1978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率先在我省成立。伴随着改革的强劲东风,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不懈的辛勤努力,从无到有、从弱变强,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为青海人民的健康和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老一辈心血管病专家吴再彬、吴景元、祁秉文、谭菊珍、雷振明等前辈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以高瞻远瞩的胸怀、高超的医技水平,对接班人的辛勤培养教诲,才有了心血管科的今天。心血管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中,处处浸透他们辛勤的付出和汗水,心血管内科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人才培养,现已成为青海省重点学科,青海省心血管内科博士点,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科室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5名,医学硕士4名。从2002年至今已培养研究生40名。1998年组建了全省第一个冠心病重症(CCU)监护病房。心电图室、电生理室更新添置了先进的检查仪器设备数十台,可完成全院病人的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脏彩超、心室晚电位、Holter、电生理检查等。生命需要一颗健康的心脏1983年心内科在我省率先开展了埋藏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同时配合心外科先心病手术进行了右心导管检查及右心室造影术,床旁漂浮导管检查等。接着又陆续开展了冠脉造影术、经皮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包括复杂、急诊等冠脉病变病人,成功地为急性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内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二尖瓣狭窄及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等,大血管支架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射频消融术,应用Catio标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挽救低血压、休克及行急诊PCI术;植入三腔起搏器、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多部位起搏等。各类手术每年达300例以上。对工作,抱着高度的责任心,心脏病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抢救时机稍纵即逝的特点。心血管疾病作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以其病情的凶险性、诊断的复杂性和治疗的高难性让人望而生畏。作为医生,最重要的是救死扶伤。遇有危重患者,无论白天黑夜,不管春夏秋冬,无论何使何地,一声求救的呼唤,都会及时赶赴患者床前,组织实施抢救,全年365天24小时全天候应诊。在临床实践中,抱着高度的责任心,科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心血管病的诊疗方面有了较深的造诣,对各种疑难病的诊断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够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30年来,成功救治万余名患者。尤其近几年开展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以来,每年完成各类手术300例左右,具备了在本学科领域内能解决关键性及重大医疗技术方面问题的能力,医疗技术水平已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数十项工作在全国也属领先。可开展房颤、室速的射频消融术、双部位心室起搏、三腔抗心衰心脏起搏器、抗房颤心脏起搏器、抗室颤心脏起搏器、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在青海首次成功完成了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心肌干细胞移植术及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等。对疑难问题,有绝对的耐心有人曾经问:精湛的医术从哪里来?其实世界上哪儿有什么天才。如果真有天才,我们认为,来自于对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艰难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追求。相比而言,心血管内科可能付出的更多一点,更有战胜病魔的毅力和耐心。医疗的发展和进步靠的是科学技术的动力。在科学技术的高峰上,能够勇于进取,学习引进,面对疑难杂症、棘手的问题,始终保持钻研和坚持的态度。由于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急剧增加,而传统的医术对这类疾病总是束手无策。科室认真学习世界先进医疗手段,开展了心血管介入疗法,由零的突破到广泛应用,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了带领医生们攻克介入疗法难关,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战略,终于有了独立操作的把握,现在该项技术全部由科室自己施行。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右室多部位起搏、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抗心房颤动起搏器植入、三腔起搏器植入术、恶性心律失常植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等项目均填补了青海省内空白。为了减轻患者住院卧床时间痛苦,采用冠状动脉介入途径改进为经桡动脉途径,手术效果立竿见影,一般患者术后一两天就可出院,有些甚至在门诊即可实施,无须住院。跨越新科技的台阶,为我省心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心血管内科医生

(12名医生)

心血管内科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