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消化内科集临床、科研、教学一体,是以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症疾病为中心,以消化内镜下开展各种技术及胃肠动力诊治等相关疾病为特色的综合诊疗学科。目前为南山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南山区GERD及早期胃癌区域学科联盟盟主单位、深圳市胃肠动力学组学组单位、李兆申院士团队及南方医院刘思德教授团队合作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基本消化内镜培训基地、国家消化道早癌筛查防治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山分中心、中国医院协会幽门螺杆菌感染疾病规范诊疗中心、深圳市炎症性肠病专病联盟单位、中国反流疾病诊疗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医疗保健与健康促进会胃食管反流学科分会常务委员单位、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科联盟会员单位、广东省食管疾病规范诊治联盟合作单位、广东省胃食管反流病及胃肠动力疾病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消化内科由专科门诊、病区、内镜中心、动力室、碳呼气实验室五部分组成,医护人员共45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博士学历4名,硕士以上学历的医师占90%,学科带头人及多名学科骨干担任国家级、省市级各级学会(协会)副主委、常委、委员等学术职务。学科年门诊量9万人次,病区目前开放34张床位,年收治住院病人2千余人次。内镜中心占地600多平米,拥有最先进的高清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放大内镜,气囊小肠镜,超声内镜和海博刀系统等设备,年内镜常规检查5万余人次,内镜下治疗5000余人次。呼气室年检测32000余人次,胃肠动力室年检测600余人次。主要科研方向为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早癌、消化道大出血和超声内镜介入,与深圳大学合作,14C-尿素呼气试验和RBCS—01型红细胞寿命测定仪获国家级专利。近3年市、区级立项课题12项,发表SCI4篇,中文期刊30余篇。承担临床学院理论授课、本科生的教学任务。每年培养100余名住院规培及全科规培医生。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南山区领先地位,其中胃肠动力性疾病诊治居市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中心依托汪忠镐院士“三名工程”团队,整合多学科诊疗资源,开创了胃食管反流病的规范诊断及多种治疗方式并重的新局面,处于深圳市领先地位,并形成了广东地区集疾病诊治、教学、科研、学术讨论、新技术开展为一体的专业团队。内镜方面,程春生主任团队以消化道早癌、胆胰疾病临床研究为方向,建立了消化道早癌及超声内镜诊疗团队,围绕内镜发现、早癌诊断、术前评估、ESD手术、病理学特征、术后随访等一体化临床诊疗手段,凭借高超的医疗技术、完善的团队配置,在深圳市内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程春生主任团队在消化道早癌诊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每年完成多例食管、胃及结肠早癌的诊断和ESD治疗,在高难度食管环周早癌ESD治疗具有一定的造诣,已完成多例食管环周早癌的ESD治疗。动力室配备有国际先进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系统、24小时食管pH+阻抗监测仪、咽喉反流监测仪、胃食管反流病微量射频治疗仪、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系统、生物反馈仪等设备,用于诊断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反流高敏感、食管胃流出道梗阻和食管其他动力性疾病,以及功能性排便障碍排便失禁、直肠前突合并耻骨直肠肌反常收缩、肛管其他动力性疾病等。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南山区成立了"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胃食管反流病(GERD)区域学科联盟"和“早癌联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健康服务。在盟主科室带领下,开展“下社康”疾病诊疗服务,通过举办“名医课堂”、指导社区医生开展健康教育或健康促进活动,举行义诊活动,并定期于社康授课以"病例讨论、处方点评、远程会诊"等方式带领社区医生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并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参与社康家庭病床工作。未来随着医院改扩建后设置,消化内科门诊将形成“门诊-动力检查-碳呼气试验”一站式服务,病房床位编制增加至52张,并设有抢救病房、单人、多人病房,内镜中心场地将达到3000平米,具备开展腹腔镜、消化内镜双镜联合手术的标准手术间,并可逐渐开展小儿胃肠镜检查、内痔内镜下治疗等;更好地为南山区及周边居民服务。

消化内科医生

(20名医生)

消化内科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