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市重点专科
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几代医务人员的努力,已成为一个专科技术全面,学术水平高,集医、教、研于一体,实力雄厚的临床科室。同时设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门诊综合治疗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及二病区、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肺功能室、呼吸内镜检查及治疗室、多导睡眠监测室;床位70张(含RICU床位10张)。二、人才梯队建设医院及科室重视人才培养,制定了人才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和规划并认真组织落实。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共58人,其中医生16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4人),包括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1人、医学硕士8人;护理人员38人,技师4人,呼吸治疗师5人。医院及科室每年定期委派医护人员外出学习,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务、新理念,不断促进科室稳步发展。三、诊疗特色科室现在拥有5大技术特色:1、肺间质疾病诊疗;2、呼吸介入治疗(包括氩气刀冷冻治疗,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血管介入治疗,肺癌介入化疗、胸腔镜、E-Bus、实时全景导航技术);3、职业病诊疗及肺康复;4、呼吸重症监护治疗。四、目前科室所获荣誉科室目前已是PCCM达标单位,同时拥有一个重点,二个中心,三个联盟,一是市级甲类临床重点专科,二是三峡大学腔镜微创研究中心及"鄂西工伤康复中心";三是湖北省肺血管介入联盟,间质性肺疾病诊疗联盟,湖北省肺结核专科联盟。科室分为十一个亚专业学组:慢阻肺学组、哮喘学组、RICU学组、介入学组、间质性肺疾病学组、肺部恶性肿瘤学组、感染学组、职业病学组、肺血管学组、多导睡眠学组及肺康复学组。五、科研成果近几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多项:2003年发表于《临床肺科杂志》论文《肺朗罕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获2004年宜昌市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优秀奖;《FEV1%与EFV1/FVC在判断COPD气流阻塞中的价值分析》获宜昌市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07年主持的科研《戊二醛消毒内镜的质量标准》获湖北省宜昌市科技成果奖,相关论文发表《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肺淋巴管肌瘤病一例并文献复习》发表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1年主持的科研项目《纳洛酮治疗COPD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脑电图变化的相关研究》获湖北省宜昌市科技成果三等奖,论文发表于《中国药房》;2012年《肺结节病1例诊治分析》发表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3年《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并发脑电图异常42例》发表于《医药导报》;《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观察》发表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第22卷第14期;《头孢吡肟致慢性肾衰竭患者神经精神障碍15例分析》发表于《山东医药》2013年第42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型及治疗》发表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2):84-87;《血清降钙素原指导AECOPD抗菌治疗的思考》发表于《国际呼吸杂志》2015年第9期;《血浆NT-proBNP与急性呼吸窘迫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发表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6年第9卷第4期;《噻托溴铵策略性替代ICS/LABA治疗极重度COPD频繁发作疗效的回顾性分析》发表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6年第9卷第5期;2017年三峡大学课题《免疫FISH法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在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评价SpO_2/FiO_2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发表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7年第10卷第5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癌发生风险分析》发表于《临床内科杂志》2019年2月第36卷第2期。六、硬件设施科室目前拥有电子支气管镜3台、肺功能仪、睡眠呼吸监测设备5台,其中包括两台多导睡眠监测图仪,3台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以及一台单水平无创呼吸机多导睡眠仪、多参数心电监护11台、有创呼吸机3台,无创呼吸机10台、氩气刀,冷冻治疗仪,振动排痰仪,内科胸腔镜、E-Bus、实时导航系统等多种先进设备。七、科室服务理念科室护理提倡"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次热情介绍,一次温情电话回访."的护理服务,让患者能真切感受到心灵上的温暖;同时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定期开展专科护理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知识技术水平;呼吸病患者病程长,容易反复发病,科室组织健康大讲堂用视频及宣传手册的方式做好健康教育,此外医护人员会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家访或电话随访,及时了解与跟踪患者出院后病情发展情况。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

(7名医生)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