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达州市中心医院

重症医学科(ICU)

达州市中心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重症医学科(IntensiveCareUnit,ICU)和急诊医学科(EmergencyMedicineDepartment)隶属于达州市中心医院危急重症医学中心管理,两科室实施急诊-重症一体化管理模式。重症医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四川省卫健委“优质服务示范科室”,四川省“重症医学优秀质控分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远程会诊单位,川北医学院硕士培养单位,达州市重点学科。学科在2022年国家公立医院国考(DRG绩效评价)排名中位列全省第三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一,四川省人民医院第二)。科室建筑面积4000m2,设置床位64张,包括重症一区24张、重症二区20张、重症三区20张,医院危急重症患者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即在重症医学科平台下分设神经重症、呼吸重症、创伤重症、综合重症、呼吸支持治疗中心、连续血液净化(CRRT)/体外膜氧合(ECMO)生命支持中心等6个亚专业,实施分区分层管理模式。科室拥有国家重症专科资质的医生、专科护士和呼吸治疗师(RT)等专业技术人员126名,其中医生32名,呼吸治疗师(RT)5名,硕导1名,硕士研究生(含在读)共21名。拥有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分会全国委员、四川省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医师协会重症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学会重症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医师协会重症青年委员、达州市重症专委会主任委员、达州市首届名医、达州市中心医院“十大名医”/青苗人才、成渝“双百人才”、中华医学会/四川省/达州市政府“抗疫英雄”等专家和青年人才,多人先后到美国哈佛大学、英国UCL及意大利访问学习。引进江苏省特色药物实验室在科室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柔性引进国内著名重症医学专家1人。科室环境优美,服务一流。建有PACS、重症护理(CIS)、移动式查房和远程会诊等系统,是国内先进的数字化ICU之一。科室设备先进,拥有多功能中央监护系统、MAQUET体外膜氧合仪(ECMO)、主动脉球囊反搏仪(IABP)、呼吸机、Dräger转运呼吸机、膈肌电起搏仪、奥林巴斯纤支镜、i-STAT血气仪、便携式彩超、床旁DR、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PiCCO)、持续血液净化仪(CRRT)、脑氧监测仪、脑血流(TCD)和量化脑功能监测仪等重要设备。开展技术:一、重要的床旁监测技术:PiCCO、心输出量、颅内压(ICP)、量化脑功能、脑TCD、重症超声、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床旁血气生化、神经重症多模态监测等技术。二、重要的诊疗和支持技术:机械通气、困难脱机、膈肌起搏、纤支镜下肺泡灌洗、肺穿刺活检、ARDS分层治疗和肺复张、俯卧位通气、ECMO、IABP、血液灌流、血液净化(CRRT)杂合技术、人工肝(DPMAS)、空肠营养、亚低温治疗、镇痛镇静、营养支持和重症康复等技术。主要收治严重创伤、重大手术后监护、器官功能障碍(呼吸、循环、肝肾功、脑、胃肠等)、重症肺炎、重症胰腺炎、重症脑出血和脑梗塞、严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内环境紊乱、重症中毒、休克等以及各专科病房转入的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科室在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的救援中,发挥了领头羊作用,其先进事迹多次在CCTV、东方时空、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科室年收治危急重症患者30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在95%以上。近年来,科室先后获得达州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4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3项(均为第1主研)。目前,主持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国际青年交流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中国初级保健基金会、四川省卫健委、四川省医学会等机构的科研课题7项,参与横向合作课题2项。获四川省卫适宜技术项目1项、国家继教项目4项、省级继教项目4项。举办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生理学会重症下基层会议1次。多人在国际、全国和省级学术会议发言和授课。全科医护人员发表在SCI和核心期刊上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专利18项,其中市场转化1项。

重症医学科(ICU)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