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目前有医生100余人,护士100余人,技术员5人。医生中博士及博士后40人,硕士生30人,正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30余人,主治医师30余人,住院医师20余人。是省内神经内科疾病治疗方面的特色科室,也是集临床急救、治疗、康复、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的重点科室。目前,科室承担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重大课题分中心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市级课题20余项。实力强大,连年被评为医院的优秀科室、重点科室。哈医大四院神经内科分十个病房,开放床位500张。神经内科配套设施完善,设有卒中单元、神经重症监护室、神经康复中心、干细胞移植室;拥有脑电地形图、视频脑电、脑电Holter、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Keypoint诱发电位肌电图、Vocastim-Master吞咽言语治疗仪、尿失禁治疗仪(ELPHA4Conti),血凝测定仪等先进设备,重症监护室内设有中心工作站,配有6台的飞利浦监护仪,结合医院640排螺旋CT,3.0TMRI、1.5TMRI,可以圆满完成以神经内科为主的综合临床诊疗工作。目前,神经内科拥有七个一流的"高、尖、新"技术,包括:1、选择性接触性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省内一流)2、溶栓后降纤、抗凝等神经功能维护(疗效国内领先)3、卒中单元NUC(省内一流)4、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变性病(省内一流)5、球麻痹、尿失禁综合治疗(省内一流)6、血脂吸附技术、降脂治疗(省内一流)7、股动脉注射rt-PA治疗下肢动脉闭塞。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哈医大四院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们运用高超的医术,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本着"一切从患者出发"的理念,不断突破"神经的禁区",一次又一次地创新和超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学科带头人简介张卓伯职务:神经内科主任神经内科三病房主任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学术地位: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委员………………………………………………青年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会员从事神经内科工作近20年,对神经科危重症的抢救与治疗以及疑难杂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脑梗死、脑出血、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病及肌肉病变等,特别是对缺血性脑梗死的介入溶栓治疗具有独到之处。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脑血管病干细胞移植治疗。共发表论著二十余篇,参与编书多部。科研项目: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缺血中风综合防治方案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2.黑龙江省攻关项目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溶栓与机械取栓的临床研究3.黑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急性脑梗死的抗炎细胞治疗4.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金属蛋白酶MMP-9与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相关性研究》5.大庆石油管理局资助项目《帕金森病治疗的成本效果评价》科室专家简介张惊宇职务:神经内科一病房主任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学术地位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抗血小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脑小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神经系统罕见病及疑难病专科联盟省级会诊专家黑龙江省睡眠学会理事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作为第一承担人主持黑龙江省科技厅自然基金、市级课题及横向课题等10项课题。马学玲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访问学者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眩晕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秘书黑龙江省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理事黑龙江省神经系统变性病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认知障碍学组委员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脑小血管病专业委员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肌病及周围神经病的研究。荣获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一等奖(第一名),哈医大新技术一等奖(第一名),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省厅级课题,哈医大院青年基金,哈医大四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3名,发表SCI9篇,国家核心期刊二十余篇,参加发明专利两项,主持软件专著1项。方立群职务:神经内科二病房主任职称: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治疗及神经心理宋荣蓉职务:神经内科四病房主任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学会东北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北地区神经病学学术交流协会委员黑龙江省神经系统变性病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认知障碍学组副组长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哈尔滨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睡眠学会理事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日语医系,先后获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与博士学位,现已从事神经内科医疗工作近30年,有着丰富临床经验,对神经内科的急、危症的抢救及少见病的诊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擅长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病因追查、早期治疗、康复指导、心理干预、预防指导等全方位的管理;擅长各种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早期识别与干预,尤其是对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与干预治疗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擅长痴呆的治疗与康复指导;擅长帕金森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睡眠障碍及相关的心理疾病的治疗。在医疗工作中坚持整体观、个体化的原则,因病施治,悉心、耐心的为病人服务。多年的临床工作受到上级部门及广大患者的肯定,曾获院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积极参与对基层医院的传帮带,为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家联盟专家组成员,获省级专家支援县医院学科建设先锋行动先进支援等表彰。承担本科及研究生、规培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多年,因材施教,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深受学生的好评。曾获优秀研究生导师奖,教案评比3等奖等教学奖励。本科教学获教学督导与学生评课双A级。主要研究方项:痴呆为主的变性疾病、脑血管疾病。曾主持了国家十二五课题的分中心课题、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发表SCI文章4篇,核心期刊文章二十余篇。获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局级科技进步2、3等奖个一项。赵虹职务:神经内科五病房主任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学术地位:中国医师协会脑与脊髓损伤学分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学会委员黑龙江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抗癫痫协会脑电图与癫痫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癫痫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癫痫及睡眠障碍专科联盟成员黑龙江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病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黑龙江省神经内科专科联盟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卒中学会大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神经内科医疗工作三十年,擅长脑梗死、癫痫、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曾在北京协和医院癫痫中心师从著名神经病学教授吴立文老师学习癫痫的诊治,长期开展癫痫的诊治及脑电图的临床应用工作,对癫痫患者采取规范性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得许多癫痫患者的发作得以控制。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诊治,对于急性脑梗死病及慢性脑缺血人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进行相应的治疗,开展脑梗死病人血管侧枝循环建立的研究,收到满意的效果。对神经科危重症病人有丰富的抢救经验,在神经科疑难病的诊治中有独到的见解,使得疑难及危重病病人得到及时救治。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发表SCI文章4篇,国家级核心期刊15篇,承担课题:十一五分中心课题一项,十二五分中心课题一项,省级课题8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承担了五年制本科神经病学理论课的教学及指导研究生科研,讲解准确、透彻,临床病例结合理论课系统讲解,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英文学习、实验监督辅导,曾获得院级优秀教师称号。张双彦职务:神经内六病房主任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学术地位: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理事全国癫痫协会………………………………………………………………………委员自1984年毕业于哈医大以来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撰写论文十六篇及论著二部;独立主持并与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七项,获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技术特色:擅长于脑血管病的基础、临床研究及诊治,特别是根据不同的病因诊治各种类型脑血管疾病、头痛及痴呆等,取得很好临床效果,并深得患者好评。擅长脑血管病的神经康复治疗。刘彬职务:神经内科七病房主任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术地位:黑龙江抗癫痫协会………………………………………………………………委员黑龙江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会员《中华综合医学杂志》…………………………………………………………编委哈尔滨市医学会…………………………………………………………………理事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等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擅长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脑血管狭窄的诊治。对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独到的见解,尤其对神经科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与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在调脂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方面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达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近年来致力于帕金森病的研究,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并掌握国际对帕金森病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患者进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在病例的筛选和评估、治疗的病例数量和疗效等方面在省内居于前列。通过药物、康复及心理治疗,使帕金森病患者症状得以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出版著作:《神经系统离子通道病》。刘路然职务:松北神经病房主任高压氧科主任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学术兼职:黑龙江省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女医师协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医疗保险医疗专家组成员1997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2003年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吉林大学神经内科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神经内科博士后出站。并于2006年8月起在哈医大四院神经内科工作至今。擅长急性脑卒中后偏瘫、延髓麻痹、排尿障碍、失语的康复治疗。患者采用药物、理疗和针刺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对顽固性失眠、头疼痛患者采用药物和物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对常见颈腰椎病,疼痛性疾病,采用物理康复的绿色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0余篇,其中录入SCI3篇。目前承担省部项目4项,获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专利1项。李绪领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术地位: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老年痴呆分会委员学习及工作经历:1998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学科特长:擅长脑血管病、痴呆的诊断及治疗。参加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研究一项(第2名),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重大项目一项(第2名),撰写文章10余篇,其中SCI文章3篇。参编论者两部。侯丹慧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学术兼职: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癫痫与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0多年,精通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抢救、疑难杂症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长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睡眠障碍、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的诊治。李永男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学术地位: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医学学会委员黑龙江省抗癫痫协会理事黑龙江省医学会癫痫专业学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癫痫专业学会委员黑龙江省抗癫痫协会脑电图与癫痫分会理事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癫痫与睡眠障碍分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老年医学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专业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会委员黑龙江省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中华脑科疾病及康复杂志审稿专家留日学习及工作7年,2003年获日本山梨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9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病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从事神经病学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对神经系统各种疑难症及危重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癫痫个体化诊治、脑血管病的规范化治疗及头晕头痛的鉴别诊治。教学方面,承担哈医大临床医学本科生、研究生及规培生的神经病学临床教学及实习。主要从事神经病理性疼痛、癫痫、神经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曾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目前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曾参与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4项,主持完成省厅级课题3项;目前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1项;JCMM、MCN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753),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一部、主译出版"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人民军医出版社)一部。张淑岩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社会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哈尔滨市科技局评审专家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抗血小板分会常委黑龙江省医学会眩晕分会委员哈尔滨市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省市铁医保慢病鉴定专家曾先后在北京宣武医院神经电生理科,病理科及北京市神经内科疑难病会诊中心进修学习,2009-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学习细胞电生理技术,分子生物学及共聚焦显微镜技术。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及恢复期综合治疗,极大减少了病人后遗症的发生,降低了脑梗死的复发,在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痴呆等)及其后遗症的康复、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多发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运动障碍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脊髓疾病,肌肉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癫痫等神经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及研究方面有专长,对各种头痛、眩晕、失眠及疑难杂症等神经症状的临床鉴别及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医学理论课的教学,及临床实习的带教工作,担任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及规培医生的培养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显著。在脑,脊髓,周围神经功能的损伤及修复机制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尤其在大脑皮层GABA神经元缺血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近几年来发表本专业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收录学术论文10篇,国家核心期刊5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哈尔滨市科技局优秀人才项目1项,主持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1项,并获得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1名),黑龙江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名),或院先进科研工作者,年度先进个人,及优秀论文奖等荣誉。张丽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神经病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学术兼职:中国康复医学会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研究型医院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大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卫生人才评价专家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脑血管病、痴呆、运动障碍、神经免疫病、睡眠障碍及神经心理障碍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经验丰富,有独到见解。对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的抢救有丰富的经验。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活动各环节,本科生、研究生理论课讲授及实习带教,规培医师培养等过程中,认真负责、教学效果优秀。3次被评为院十佳教师。一次被评为校"三育人"优秀教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主要科研方向为认知障碍等神经变性病及脑血管病。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并完成哈尔滨市科技局课题"亚低温时联合应用镁剂对脑缺血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联合应用局部亚低温与硫酸镁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及黑龙江省卫生厅课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帕金森氏病的关系"各一项。李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学术兼职:黑龙江省预防医学会神经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帕金森症与老年痴呆联盟委员会委员从事神经内科工作10余年,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对脑血管疾病、头痛、癫痫、脱髓鞘疾病、帕金森病、脊髓疾病、颅内感染以及周围神经病等一系列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有较强的教学经验,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强,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发表相关科研文章多篇并被SCI收录。王鹏军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社会兼职:黑龙江省预防医学会神经疾病与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学会认知障碍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专业基础扎实,对神经科各种急危重症、疑难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脑血管疾病,痴呆,癫痫,帕金森病,脑炎等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及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尤其近几年开展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承担了多年临床及预防医学本科生教学任务,参与培养毕业研究生多名,2018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教学大纲副主编。科研方向主要为脑血管病及痴呆。主持、参与国家及省厅级课题多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神经病学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SCI文章1篇,多篇文章被EI及美国医学文献索引(CA)引用。高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学术兼职: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委黑龙江省医学会脑血管侧支循环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5年,对神经内科尤其是脑血管病危重症的抢救与治疗以及疑难杂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脑梗塞、脑出血、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等。研究方向为急性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发表SCI文章4篇,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持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持市科技局课题1项,获得省政府三等奖1项。王凤军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学术兼职:中国卒中学会遗传学分会委员黑龙江省预防医学会神经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卒中分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从事神经内科工作多年,擅长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及动脉介入溶栓取栓治疗。对神经内科多发病如癫痫、帕金森病、脊髓疾病等诊断与治疗及神经内科危重疾病的抢救与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多年临床和预防医学的教学工作。荣获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主持厅级课题2项,医大四院培育基金1项,发表SCI文章3篇,国家及核心期刊多篇。杨梅梅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学术兼职: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学会认知障碍学会委员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神经科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脑炎等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及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承担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本科生带教任务。科研方向主要为脑血管病及痴呆。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2项,获得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二等奖1项。发表神经病学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其中SCI文章8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2篇。王岩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学术兼职: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大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脑卒中分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认知障碍分会委员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态度严谨,工作认真,技术全面,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脑血管病、脑炎、周围神经病、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及眩晕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对于危重症病人的诊断与救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多年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指导下级医师临床工作,承担研究生、本科生、临床药师、进修医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及教学任务。主持、参与黑龙江省卫生厅、教育厅资助课题多项,合编著作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国家级核心期刊收录10余篇。高冠群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学术兼职: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高血压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预防医学会神经疾病与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学会认知预防委员会委员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专业基础扎实,对神经内科各种急危重症、疑难病诊断和治疗均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各种脑血管疾病,痴呆,帕金森病,癫痫,以及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开展了缺血性脑卒中的急诊溶栓治疗,专长神经系统急危重症治疗。承担了多年临床和预防医学生的教学工作。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省厅级课题多项。获得黑龙江省卫生医疗新技术应用奖二等奖一项,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新技术成果奖三等奖一项。发表神经病学科技核心期刊多篇,其中SCI文章1篇。曲铮毅副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术兼职: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癫痫与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1999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工作,对神经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的诊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头痛等神经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方面有专长。有良好的医德医风、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热心参与公益事业,多次参加下乡义诊等活动。积极响应院领导号召,于2008年汶川地震时支援四川广元灾区,2013年黑龙江抗洪救灾时支援抚远灾区。获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教学方面:承担临床本科、预防本科、成人教育等的临床教学任务,得到教研组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科研方面:从事脑血管病、痴呆及癫痫的基础研究,主持黑龙江省自然基金资助课题1项、黑龙江省卫生厅课题1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已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3篇,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孙萍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会员中国癫痫协会会员学习及工作经历: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曾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研修学习6个月。学科特长:从事神经科临床工作22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面,采取积极的溶栓治疗及溶栓后的脑保护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急重的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症、脑炎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国家级文章数十篇,获省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教育厅课题第二、第三作者。周金龙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学术兼职: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黑龙江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擅长脑血管病、痴呆、脊髓及周围神经疾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及神经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对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的救治也有丰富的经验。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活动中负责本科生、研究生理论课讲授及实习带教,规培住院临床医师培养。同时承担本科学生的神经病学临床教学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主要科研方向为神经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睡眠障碍等神经内科疾病方向的研究。主持厅级课题1项,参与国自然面上项目一项,参与发表SCI论文1篇。获得卫生厅医疗新技术奖及校级新技术奖各一项。张璇副主任医师神经病学硕士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0余年。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在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痴呆等疾病诊疗上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承担本科、研究生及规培医师等多轨道实习带教任务。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教学效果优秀。主要科研方向为脑血管病及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主持并完成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先后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5篇。孙丕云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学术兼职: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重症分会委员黑龙江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卒中分会委员从事神经内科工作十余年,熟悉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主要擅长脑梗死、痴呆、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头晕、头痛等。对神经科的重症及脑梗死急性期的溶栓治疗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本科学生的神经病学临床教学工作多年,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主持厅级课题两项,参与国自然面上项目一项,发表SCI论文四篇。获得卫生厅医疗新技术奖及校级新技术奖各一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项。孙永奇副主任医师硕士医疗方面:从事神经内科工作10余年,能够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及治疗,并对疑难杂症有一定认知。教学方面:常年担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小讲课、课间实习老师科研方面:目前发表SCI一篇,主持卫生厅课题一项,获得2014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名刘滨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学术兼职:黑龙江省预防医学会神经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卒中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认知障碍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擅长面神经炎(面瘫),头痛、头晕,急性脑血管病偏瘫、失语、饮水呛咳等早期康复治疗及预防指导。从事神经康复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年,主持参与厅局级课题6项,发表文章10余篇。科室设备简介科室拥有脑电地形图、视频脑电、脑电Holter、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Keypoint诱发电位肌电图、Vocastim-Master吞咽言语治疗仪、尿失禁治疗仪(ELPHA4Conti),血凝测定仪等先进设备,重症监护室内设有中心工作站,配有6台飞利浦监护仪,可以圆满完成以神经内科为主的综合临床诊疗工作。科室特色动脉选择性接触性介入溶栓、颈内动脉注射灌注溶栓、尤其是动脉溶栓后降纤、抗凝等综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在国内领先,极大的降低了脑梗死的致残率。凭借科内医生扎实的基本功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之医院拥有的先进的640层CT、3.0T核磁共振、DSA、ECT,已对省内外大量的疑难病患者作出了正确的诊断。等辅助检查支持使每周四组织的全科疑难病会诊,已具有省内一流的解决疑难病的能力。科内拥有先进的康复设施及专业的康复人员,基础康复设施免费向住院病人开放。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肌张力障碍效果显著。神经内科始终坚持周三下午业务学习、外语学习,经常举办神经科基础理论及疾病进展学习班。出色完成博士、硕士、本科等系列教学及双语教学。同时承担及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厅新技术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溶栓治疗简介脑梗塞绝大多数都是由脑血管内血栓形成或颅内外栓子栓塞脑动脉,造成脑血流灌注障碍而引起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溶栓治疗顾名思义溶解血栓,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在缺血脑组织坏死之前及时恢复供血,从而使患者瘫痪的肢体恢复肌力,是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溶栓治疗最主要的问题是时间,溶栓进行地越早,坏死的神经细胞就越少,效果也就越好!因此,发现症状后尽早到神经内科就诊极为重要。溶栓方法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常用的静脉溶栓给药方法虽简单,但疗效不如动脉溶栓明显,且全身给药,增加了继发性出血的几率。动脉溶栓药物可直接达到病灶,局部浓度高,疗效好,且用药的剂量是静脉的一半。其中颈内动脉注射溶栓操作同样简单,联合静脉用药效果更为显著。哈医大四院神经内科采用颈内动脉注射溶栓联合静脉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使患者瘫痪的肢体明显恢复肌力,并有效维持治疗效果,继发性出血的风险小,疗效在国内领先。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减轻患者,家属,社会的负担。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及溶栓后神经功能维护:该技术理念是杨子超教授总结多年脑血管病治疗经验,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并应用于临床。该技术特点是经动脉溶栓——颈内动脉团注溶栓、动脉介入选择性接触性溶栓后应用降纤、抗凝、神经保护等多种方式对恢复的神经功能进行维护,让已经恢复的神经功能得以保持,使病人最大程度康复。该技术目前已经让400余例脑梗死患者获益。静脉溶栓:应用国际上主流的脑血管病溶栓药物——重组型组织酶元复合物(rt-PA)以静脉输入的方式进行溶栓,时间窗为3小时。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颈内动脉团注溶栓:以颈内动脉为溶栓入路,采用动脉穿刺技术,进行溶栓治疗。具有药物作用直接,溶栓效果稳定的优点。适用于大脑前循环血管梗塞的病人。介入选择性接触性溶栓:采用神经放射介入导管技术,针对血管病变部位给药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效果肯定,能直接观察血管再通情况,给药剂量相对减少,降低溶栓后出血风险。动静脉联合溶栓:小剂量药物静脉溶栓后行动脉接触性溶栓,可以减少药物剂量,降低颅内出血风险。另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时间窗,使脑梗塞病人最大限度得到救治。脑血管病导致球麻痹、尿失禁康复治疗:球麻痹、尿失禁一直是脑血管病康复的难点,省内尚无专业治疗的专业机构。哈医大四院引进德国研制的球麻痹治疗仪等先进康复设备,由专业治疗师针对病人特点进行个体化康复治疗,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股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动脉闭塞:下肢动脉闭塞无论是介入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效果均不满意,病人还需要承担较大经济负担。我们采用股动脉注射溶栓药物的办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病人,临床实践证实血管再通率高,症状缓解快,病人创伤小,经济负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