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呼吸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门诊病房统一管理的优势学科,为烟台市重点学科。设有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睡眠呼吸监测治疗室(均为烟威地区呼吸科唯一)、肺功能检查室、变态反应室、气管镜室。并设有"哮喘门诊、咳嗽门诊、戒烟门诊"三个特设门诊。现有医师13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3人。呼吸科开放床位42张(病人数在45-56人之间),床位使用率超过100%;科室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设备(多功能及便捷式肺功能仪、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睡眠监测仪、有创及无创呼吸机、特殊变应原等),积极开展医疗诊治工作。科室定期对中青年医师进行科室核心技术的培养和锻炼,各级医师能够掌握相应技术、处理疑难重症能力强。能独立开展以下三级甲等医院技术项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的诊断与处理、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与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危重度)的诊断及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与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胸膜及纵膈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重症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急性中毒的急救与诊治、肺功能检查、呼吸支持技术及危重症监护、诊断性支气管镜技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等。我科的诊治范围与特长:可诊治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在呼吸危重症、肺部感染、慢性咳嗽、肺癌及镜下介入治疗、睡眠呼吸障碍、肺栓塞等疾病的诊治上形成了成熟的诊疗策略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各种疑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呼吸危重症救治及气道疾病的诊治有较高水平,近3年我科诊断疑难病例,成功抢救危重症患者341例,抢救成功率达90%,在我省同级医院呼吸科居于前列水平。我科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近3年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课题4项,省级立项课题1项。开展新技术15项,发表论文20余篇。医院对科室发展极为重视,近3年专科设备及科研投入233.5万元,市重点专科配套60万元。重症监护室:成立于2012年,用于呼吸科急、危、重症的抢救。为烟威地区地区唯一有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科室。目前拥有6张床位,有创呼吸机3台、无创呼吸机6台,并配有独立的护理队伍。近3年抢救各类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00余例。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成立于2002年,采用无创呼吸机(CPAP),效果良好。近几年来睡眠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治疗1000余人。为烟威地区呼吸科独家能诊治呼吸障碍疾病科室。支气管镜诊断及治疗:是我科的特色技术。2009年在烟威地区率先开展气管镜下高频电凝及电切术,随后又率先开展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术、良性气道狭窄球囊扩张术、经支气管镜气道内支架植入术,使气管镜下介入技术成为烟威地区之首位。中心气道狭窄可有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由于其部位在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和中间段支气管,可影响呼吸功能,造成严重呼吸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目前,中心气道狭窄病变可借助介入治疗而获得临床症状缓解或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良性近端气道狭窄是长期困扰呼吸内科和胸外科医生的一大临床难题,传统手术治疗常由于其创伤程度大,围术期并发症多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时间长等原因,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支气管镜介导下电凝电切圈套术、冷冻术、球囊扩张术对近端气道狭窄的患者提供很好的治疗方法。内科胸腔镜:2012年开展了内科胸腔镜诊疗技术,为胸膜疑难疾病提供了有效的诊治方法。胸膜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占呼吸系统疾病的15%,内科胸腔镜是一种微创的侵入性操作,主要用于无创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的检查、诊治。能够在直视下观察胸腔内的变化,并可进行胸膜活检。因此,这项技术的应用对胸膜疾病的诊断具有实际意义。我科引进内科胸腔镜后,使许多在外院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给予及时诊治,给患者带来极大益处的同时,也使我院胸膜疾病的诊治水平登上新的台阶,从而提高呼吸科整体医疗水平、医疗地位。变态反应室:能够独立开展诱导痰检测技术、过敏原检测(血清法)及特异性免疫治疗等技术。
呼吸内科医生
呼吸内科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