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省重点专科
市重点专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简称心研所)成立于2009年,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三位于一体的综合研究机构。心研所设有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心导管室、心脏电生理室、冠心病监护室(CCU)、心电图室和心血管实验室。心血管内科成立于1984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心内科的学术地位不断提高,目前已建成集医教研一体、亚专业方向齐全、人才队伍合理、专科特色鲜明的区域医疗中心。1996年,心血管内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厅"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2003年,心内科成为第七轮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是第八轮广东省重点学科(内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作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2005年成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参与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2008年,心血管研究团队成为广州市教育系统科研创新学术团队。2009年被批准为广东省首批心血管介入资质准入单位。2011年心血管内科入选首批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同年,成为广州市重点学科(心血管病与心血管药理)。2017年成为首批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并获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排行版提名。2018年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同年成为广州市胸痛中心质控中心,负责广州市胸痛中心常态化飞行检查工作。2019年获评广州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2021年成立广州市心血管病防治中心。目前为广州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广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主委单位,承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心血管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至2021年已连续举办21届。心内科在广东省内较早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胸痛救治、血管腔内影像技术及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已形成专科特色技术,现为广东省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类培训基地,广东省胸痛中心示范基地。心血管实验室于2006年成为广州市重点实验室。2010年通过评估,并获得第二期资助。2009年,在心血管内科和心血管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实行交叉整合和资源共享,为学科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研究平台。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实验室面积达1100平方米,建有分子综合实验室、细胞培养室、激光共聚焦室、膜片钳室、超声室、PCR室、蛋白质组学研究室、暗房等。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以心血管常见病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1)外泌体及其表达谱与心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2)心肌梗死的干细胞治疗研究;(3)心血管重构的分子机制及治疗研究;(4)蛋白质降解调控修饰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分子机制研究;(5)基因遗传变异与心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等。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已经初步建成开放、合作、共享、创新的科学研究平台。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项目近60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在BasicResearchinCardiology、Theranostics、AgingCell、CellDeath&Disease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编及参编论著6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第七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心研所是"广州市属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近年来培养博硕士70余名,建立了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莱特州立大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心研所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每年都有多位老师获得市、校级优秀教师或优秀导师称号;此外还一直承担着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方面的工作任务,包括:学科水平评估、博士授权点合格评估、临床医学学位授权点申请及"冲一流"学科建设等,全力配合大学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

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医生

(0名医生)
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暂无出诊医生

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锦旗墙

锦旗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