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是一支经过系统化、规范化急诊急救技能培训的团队,科室已经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急诊、EICU现代三位一体急救模式。科室医疗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先进完善的急救设备,院前、院内均可完成重要脏器功能的评估与支持,急救团队快捷、高效、有序。急危重患者在绿色通道内救治的时效性、高效性得到高质量体现。科研项目《CPR与电击除颤优先次序的临床研究》通过市二等奖。新技术"急危重患者快速评估策略,创伤休克液体复苏的规范化正确实施,中毒昏迷患者的气道保护"等在临床规范化实施。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急救医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等发表论文数十篇。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将始终坚持"厚德精医,以人为本"的信念,当你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团队24小时为您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急救中心24小时服务电话:961210475-8287777或拨120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院内急诊医疗技术力量雄厚,可提供24小时急诊医疗服务,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团队成员具有良好医术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临床急危重症诊治,拥有先进完善的急救设备,配有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泵;洗胃机;心电图机;双相波除颤、监护、起搏一体机;心肺复苏机等一流的抢救设施及设备。院内急救团队快捷、高效、有序。对急危重患者实施分级、分区救治,救治的时效性、高效性得到高质量体现。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院前急救由医、护、司各6名组成,院前急救主要完成"院前急救、紧急医学救援、医疗保障、急救科普"任务。保障每日24小时安全运行院前急救业务.同时肩负指导、培训全市院前急救各分站急救人员任务。是通辽市院前急救培训基地。拥有流动ICU之称的GPS定位救护车等一流的抢救设施及设备。院前即可完成重要脏器功能的评估与支持,急救团队快捷、高效、有序。彻底改变"将病人转移至医院"的传统急救模式,实施"将医院带给病人"高效救治模式。将确定性急救技术、急救设备前移至院前,将院前急救、抢救室急救、重症监护(ICU)紧密衔接在一起。瞄准急危重症救治的黄金时段,确保急救及时、准确和高效。院前同时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与院内之间采用GPS定位、网络双向实时通信、急救技术和装备前移及远程指导等手段,有效地加强急救多个环节的链接。有效地从空间和流程上将急救的多个环节连成一体。急诊绿色通道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借助医院整合及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契机,规范、科学、系统地建设、管理急诊绿色通道,体现急诊急救"快速、高效、优质"的内涵,提高急诊急救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使病人真正得到最及时、最有效、最安全的救护。改变以往专科辅助急诊分流模式,规范化实施危重症多学科、多模式一体化救治,使危重症在绿色通道内救治的时效性、高效性、前瞻性得到最佳优化。也使我院危重症救治达到国际化标准,规范化开通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中毒、多发复合伤绿色通道,同时充分体现我院转型发展的丰硕成果。"脑血管病急诊通道"充分体现脑血管病救治的核心内容--"识别、呼救、脑卒中规范治疗"三个环节。急救电话"120"作为脑卒中的识别工具,即"1看1张不对称的脸,2查手臂是否单侧无力,"0"聆听讲话是否清晰"。呼救内涵是利用现代媒体,尽快启动急救系统,并实时传输疾病信息。体现脑血管病救治的核心是争分夺秒的规范治疗。充分体现"时间就是大脑"。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通过多学科、多模式一体化救治实施,通过院前急救、抢救室急救、临床专科、介入治疗中心、重症监护(ICU)等多学科合作,各学科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及充分体现专科特色,并且紧密衔接在一起形成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绿色通道,同时将确定性急救措施前移,瞄准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黄金时段,确保急救及时、准确和高效。目的尽量减少院前急救时间、抢救室急救时间、确定性再灌注治疗前时间。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将极大地提高了急、重、危、伤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对突发事故、突发疾病、群体伤应急救治能力。急诊绿色通道不仅体现着一所医院的内部科室协调能力及医护人员救治能力,更体现着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责任感。该院自建立急诊绿色通道以来,院领导、急诊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医务部及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抢救每一位前来院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为百姓带了福祉的同时也为该院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我院急诊重症医学科(EICU)成立于2015年,是急诊重症医学的临床基地,目前全科共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6名。我院重症医学科共有床位4张,每张监护病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还配备有先进的生命监护系统、数字化智能呼吸机和具备中央监护功能的输液系统及床旁血液净化设备。对因各种原因导致单一或多个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通过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量和定性观察,并通过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为危重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EICU对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和抢救成功率,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同时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科室荣誉在内蒙古急救专业主办的全区急救技能操作大赛中,内蒙古民族大学代表队代表通辽市参赛,获全区第一名。个人CPR挑战赛特别奖。科研项目《CPR与电击除颤优先次序的选择》获通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留观患者病房化管理》、《多学科、多模式一体化救治危重症》获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创新项目奖。2015年度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先进集体。2016年度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新技术"急危重患者快速评估策略,创伤休克液体复苏的规范化正确实施,中毒昏迷患者的气道保护"等在临床规范化实施。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急救医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等发表论文数篇。撰写论著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