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一)临床医学部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学科力量雄厚,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军呼吸病研究所、全军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内首批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单位。学部专业设置齐全,是集呼吸内科(含感染、肺癌、慢阻肺、哮喘、肺间质病、肺血管病、呼吸康复等)、ICU、胸外和血管介入等内外介入一体化的大胸科。学部基地在第八医学中心(原309医院),并直接管理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七医学中心呼吸科;目前学部床位500张,近期拟扩展至800张,是国内规模最大、亚专科设置最全、内外介入一体化的胸科医疗单位之一。学部实力雄厚,拥有以刘又宁、陈良安、崔德建、段蕴铀、汪建新、周乃康、胡红、解立新教授等为代表的胸科领域领军人物,正高职专家16人,副高职专家46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26人。承担了百余项国家、军队、省部级课题,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医疗成果一等奖4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其他军队和省部级奖项二十余项。学部临床资源极为丰富,医疗水平军队领先、国内第一梯队,科研、教学、保健力量雄厚,已成为集专业卫勤、胸部疾病诊治、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首长保健、教学科研、智能化服务于一体的全军乃至全国高水平胸科疾病卫勤保障基地。(二)科室、医学部亚专科1、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驻八中心科室资料呼吸与危重症一病区目前展开床位69张,年收治患者约1500人次,门诊约30000人次,在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的诊治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等一些少见病的诊断有独特之处,在全军率先开展呼吸康复门诊。科室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承担第四军医大学等多所院校实习生教学工作;是全军呼吸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北京药理学会抗感染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分会呼吸学会危重症学组单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多家核心期刊合作单位;多次被评为医德医风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建设单位、先进教学单位、优秀党支部等。近年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参与编写呼吸系统疾病专著多部,承担北自然面上等多项省部级课题,科室获得华夏科技二等奖一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呼吸二病区,成立于2020年5月22日,现任科室主任崔俊昌,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8名,其中高职以上专家5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病区展开床位40张。在呼吸道感染方面,开展了m-ROSE、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病原学及NGS等特色检验。在免疫抑制相关感染、多耐药菌感染、少见及疑难感染、PK/PD指导的危重症患者抗生素合理应用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开展多种国内领先的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包括:EBUS、APC、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术、电磁导航以及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等。开展外周介入放射技术,在咯血栓塞;肿瘤的消融、粒子植入及动脉化疗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介入治疗等方面形成特色。科室成员相关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呼吸与危重症三病区核定床位40张,现有工作人员26名,其中正高职称专家1人,副高职称专家3名,博士2名、硕士2名。病区配备有高流量氧疗仪、无创和有创呼吸机、ECMO(体外生命支持)等先进设备。临床特色明显,聚焦于呼吸系统少见病、疑难病的诊疗,肺间质性疾病的治疗及呼吸系统慢病康复管理。病区具备感染性疾病快速病原学诊断技术、肿瘤介入治疗技术;开展EBUS-TBNA、ECMO支持等技术。对呼吸系统肿瘤、支气管扩张、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间质病及各种危重疑难疾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是呼吸学部的核心教学培训病区,师资力量雄厚,为中国医师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培训基地、中华护理学会呼吸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北京地区老年护理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拥有培训场地500m2,年培训经费100余万元,科研能力强,获得国家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核心论文及SCI收录论文12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20余部;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获解放军总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ICU于2020年11月成立,现科室主任刘于红,副主任医师。是我院危重症及重症感染病人监护和救治的医疗单元,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技术精湛的重症医护团队。科室医护人员36名,高职以上专家2名,博士2名,硕士4名。拥有监护床位8张,配备国际水准的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彩超、气管镜、PiCCO、ECMO、血气分析仪、气道清除系统、防血栓治疗仪等先进的监测、治疗、检查设备。接收来自全院乃至全国的重症患者,主要收治病种有:AECOPD、重症哮喘、ARDS、肺部感染、急慢性呼吸衰竭、外科围术期等重症患者。在重症感染、内环境紊乱纠治、镇静镇痛、M-ROSE、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重症超声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救护成效。作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临床研修基地,接收全国医、护、技人员的进修学习。护理团队将"身心并护"的护理理念融入到优质护理实践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胸外科隶属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学部,是医院开展较早的二级学科,在吴英凯等创建解放军胸科医院时即享有较高声誉。现任科室主任郑梦利,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全科编制床位数32张。工作人员27人,其中主系列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4人。年手术量300余人次。胸外科在保持胸部结核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拓展并确立以手术为主的胸部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发展方向。在手术实践中着重于微创手术方式的应用,积极开展微创小切口手术及胸腔镜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学科技术特色:小细胞肺癌术前化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根治性手术治疗;胸膜肺切除手术治疗肺癌伴发大量恶性胸腔积液;局部局限晚期肺癌的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化疗、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等综合疗法,大大提高了肺癌的切除率和术后长期生存。2、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派驻各医学中心简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派驻第一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前身是原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呼吸专科之一,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PCCM专科医师规培示范单位,也是全军呼吸病研究所、全军和北京市肺部感染肺损伤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学术带头人刘又宁教授和陈良安教授在国内呼吸病领域享有盛誉,曾分别担任过或正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主委和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委;前任科主任解立新教授是国内PCCM领域的领军专家之一;现任科主任为佘丹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科室下设4个病区,展开床位123张RICU床位18张,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19名(含博硕士生导师5人)。年均门诊量超过15万人次,年均住院患者超过2500人次。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为下呼吸道感染、呼吸危重症、肺部恶性肿瘤和介入肺脏病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项10余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派驻第三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派驻科室,主要承担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同时还担负武警部队呼吸系统疾病的远程会诊任务。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3人,医疗岗位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占比56%。科室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在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如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肺部肿瘤、肺结核等)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呼吸系统疑难病(如长期不明原因发热、顽固性咳嗽、肺部阴影)、呼吸系统危重病(如肺栓塞、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哮喘、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治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呼吸衰竭人工通气支持技术应用方面是科室的特色,学科在全国、全军呼吸危重症领域处于较先进地位;是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危重症学组委员单位、北京医学会呼吸内科学会委员单位、全军呼吸学会委员单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派驻第四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原解放军第304医院)组建于1978年。科室配备先进的德国进口肺功能测定仪、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多功能呼吸机和纤维支气管镜、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先进设备。2000年和2004年呼吸科分别被评为军队和国家药物研究机构,参与完成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药物研究。全科医务人员35人,其中医生组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6人,护理组23人,技师组2人,其他1人。主系列高级技术职务比例70%。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4人。科室展开床位36张,并有呼吸加强治疗病房(RICU)7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室、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监测室、呼吸科专家门诊和专科门诊。呼吸科多次被评为总医院优秀基层科室和总医院优秀基层党支部;二十余年来,呼吸科共获各种科研和临床研究基金12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四等奖3项,参编医学专著15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多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和军内学术会议。近年来毕业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生3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派驻第六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原海军总医院)成立于1962年,科室主任韩志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2005年获批中国人民解放军结节病专病诊疗中心,2013年获批国家卫生部批准的首批全国内科医师培训基地,2017年通过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呼吸与危重症(PCCM)专科检查验收,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内首家肺癌氩氦靶向冷冻治疗技术国际培训基地,氩氦靶向冷冻治疗肺癌人次及疗效均居世界前列。科室由呼吸重症监护单元(RICU)、普通病房、肺功能室、呼吸机室、临床药理室、气管镜检查及肺脏介入治疗室、氩氦靶向冷冻治疗室、睡眠监测室、呼吸实验室、普通门诊、专家(专病)门诊等功能组室组成。科室展开床位54张(含呼吸RICU床位12张),年均门诊量超过5万人次,年均收治患者超过2000人次。全科医务人员61人,其中医生组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4人,护理组36人,技师组2人,呼吸治疗组5人,其他3人。主系列高级技术职务比例70%。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派驻第七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要承担呼吸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症患者的诊治。现有知名专家1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2名,展开床位30张(含呼吸ICU5张)。设有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气管镜检查、肺功能检查室及睡眠监测室。我科收治肺部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癌、间质性肺疾病、肺栓塞等呼吸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发热待查疾病重症肺炎、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治疗是我科特色。为第三军医大学的临床教学基地、北京市住院医师和全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理基地,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获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1次,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临床成果三等奖3项。承担国家、北京市及军队多项科研课题。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医生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锦旗墙
![锦旗](https://med-fe.cdn.bcebos.com/doctor/homepage/pennant.png?x-bce-process=image/auto-orient,o_1/resize,w_310,limit_1/quality,q_85/format,f_auto/auto-orient,o_1)
![百度健康](https://med-fe.cdn.bcebos.com/health-pc/doc-icon-bottom-logo.png?x-bce-process=image/auto-orient,o_1/resize,w_1242,limit_1/quality,q_85/format,f_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