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青海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高血压科)是2006年7月在原心血管科基础上成立,2014年与现在的心内科一病区(心脏介入科)分开,固定床位20张,开放床位30-35张,单独核算。2017年1月份心内科一病区搬至外科大楼,科室床位增至40张,固定加床4张,独立护理单元。科室现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青海省人民医院分中心、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青海省中心在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高血压病及相关疾病(心脏介入、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脂血脂,心衰、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等)的临床、学术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心血管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抢救成功率98.3%,建成了人才结构合理、医疗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室,在省内享有一定声誉。一、科室体系构建1.高素质的学术人才梯队是科室发展的基础心内科二病区(高血压科)是一支富有开拓进取精神及精湛诊断技术的医疗团队,同时也是高素质的学术人才梯队,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科室主任张亚萍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治疗与康复委员会会员,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胸血管与麻醉学会基层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青海省级指导委员会委员,青海省心脑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部高血压联盟理事,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青海省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青海省心血管内科疾病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青海省心血管起搏电生理分会委员,青海省心血管罕见病负责人,青海省人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心血管专业负责人,青海省慢病高血压专家组成员,青海省、西宁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一直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临床研究工作,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在上海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先后四次参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高血压基层防治指南的讨论修订工作,曾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的评审,擅长诊治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衰及心内科疑难病症。对内科、心内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心脏彩超诊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省内外各类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并参加了多项科研项目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科研多项,并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编撰医学专著两部。科副主任陈秀英,主任医师。1993年7月毕业于青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一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至今,1999年2月至2000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进修心血管内科专业1年,2004年3月至9月在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冠心病介入诊治半年,2012年7月至10月在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冠心病介入3月,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冠心病介入1年,.工作以来发表论文8篇.参与科室各类科研10余项,独立完成三新项目2项,参与完成科室三新项目10余项。对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不断进修学习扩展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及专业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技能操作,掌握临时及永久性心脏起搏理论基础及技能操作,掌握心脏电生理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各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操作,掌握心脏超声检查理论及技术操作,掌握深静脉置管及心包穿刺等心内科常规技能操作。分别于2008年、2014年、2016年获得科室先进个人。护士长葛新颖,200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护理学院,2006年取得中国医科大学护理本科学历。201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2014年赴英参加南丁格尔学院精英护士项目培训并取得证书,学习到很多先进护理理念和技术。从事心血管临床护理工作11年,并一直从事带教工作,具有丰富的心血管临床护理经验,精于心血管科各种危重患者的护理与抢救配合,并心内二病区护理部在医院技能操作评比和演讲比赛中获得多项荣誉。全体护理人员本着"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将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拓展外延,将护理团队建设成为一个整体思想素质高,业务技术精湛,团队凝聚力强的优秀集体。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高血压科)医生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高血压科)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