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一部

国家重点
中日友好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肛肠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我院传统特色学科。2015年,医院为拓展平台,发展学科,分设为肛肠科一部和二部;6月,病房搬迁至中日医院西区。2017年8月中日医院成立肛肠中心,由肛肠科一部主任王晏美担任肛肠中心主任。同年10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高肛肠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优化医疗资源,方便患者就医,探索肛肠专科疾病分级诊疗模式,促进全国肛肠专业技术与学术交流,推动全国基层医院肛肠专科建设,中日医院肛肠中心发起,并联合国内300余家医疗机构共同成立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日医院肛肠专科医联体。"看肛肠病去中日"是众多国内外肛肠病患者的共识,"中日肛肠"已经成为国内本领域的知名品牌。肛肠科一部科室主任王晏美,护士长王艳芝。科室共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2人取得主治医师资格)、护师20人等。科室博士1人,硕士4人。人才队伍:肛肠科一部负责人、Attending工作组组长:王晏美,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人并任第一、第二届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肛肠科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肛肠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医学会医疗损害责任技术鉴定专家。参与研发国家新药一项,主持部级及局级课题各1项。科室Attending工作组组长范学顺,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肛肠专业优秀学术继承人,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理事,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肛肠病远程会诊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专家库专家委员,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肛肠专家委员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肛肠疾病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主持局级课题1项。凌红卫,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肛肠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李昕,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虚实结合挂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一届肛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青年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李佳楠,医学硕士,主治医师。师从全国肛肠专业名中医寇玉明教授。中国女医师协会肛肠分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青年医师分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来丽霞,医学硕士,医师。中国女医师协会肛肠分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青年医师分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特色门诊:开设王晏美、范学顺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凌红卫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普通门诊和西区肛肠科普通门诊。病房情况:住院病床共31张。与西区其他科室共用单人病房14间。功能检查室:设有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肛门直肠腔内超声等功能检查室2间,电子乙状结肠镜检查室1间、肛肠科门诊康复治疗室2间,病房换药室2间。医疗设备:1、现代医学设备:胃肠诊断系统(肛管直肠压力测定仪)、乙状结肠镜、超声诊断系统、红光照射治疗仪、臭氧治疗仪等设备,每台设备均设有独立的检查治疗诊室,并配有专职负责人员。2、中医诊疗设备:熏洗坐浴仪、结肠灌洗治疗仪,在病房和门诊均已广泛开展中药泡洗、中药熏蒸、中药冷敷、中药结肠灌洗等中医药特色治疗。医疗特色:1、肛瘘治疗特色: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等压引流"理论,突破肛瘘治疗的瓶颈,解决了肛瘘手术对肛门功能损伤的国际性难题。该理论广泛应用于高位及复杂性肛瘘和脓肿的治疗,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获得3项课题支撑,其中部级1项,局级3项。2014年成功获得北京市"首都特色专项应用研究"课题支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临床应用10年,推广10余省,每年治愈国内外患者近2000例。2、痔疮治疗特色原卫生部2004确定的向全国推广的痔疮治疗技术。1994年~2012年18年举办推广培训班100场,受训人员6000余名,遍及全国除西藏和台湾的各省市。包含多项改良的特色技术和国家新药1项。获得两项部级表彰,入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每年数以万计痔疮患者因此受益。3、便秘治疗特色:建立集预防、治疗、康复以及食疗、药疗和手术于一体的便秘综合防治体系。据便秘的轻重缓急,分别采取对症和对因的相应治疗策略。习惯性便秘采取以恢复肠功能为主的治疗方案,西药重建肠道微生态系统,中药补养气血增强肠道动力。出口梗阻便秘以固定肠黏膜和松解盆底肌协调排便反射为主的综合手术方案。治疗范围涵盖儿童便秘、老年便秘和孕产妇便秘。4、肛周搔痒治疗特色:以药物口服、外洗、外涂及皮下注射为整体治疗框架。口服西药抗敏,中药清除湿热、祛风凉血养血,从本上对治。外涂及外洗采取科室自制的院内制剂治疗。药物注射,采取独特的药物配伍,注射后止痒立竿见影,很多患者被一针治愈。5、肛裂治疗特色:独特的药物治疗,快速愈合早期肛裂。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与手术流程。采取独特的裂口内精准松解法,规避侧切,减轻创伤。复发率低。6、肛窦炎治疗特色:建立药物、心理和精神综合治疗体系。摸索出有效的治疗药物。痛点注射取得明显效果。中药治疗针对不同病情,分别从肠、从脾、从肝和从心论治,大量病例显示,效果优于单纯从气虚和湿热论治。7、肛门直肠狭窄治疗优势:多点切开松解法治疗肛门狭窄效果显著。多点挂线及药物注射治疗直肠狭窄,大大降低二次再狭窄比例。该方法不仅使用普通手术后瘢痕性狭窄,也适用于肠道炎症和肠癌手术引起的非管状狭窄。操作简便,无痛苦。8、藏毛窦治疗特色:病灶切除敞开法,避免皮瓣移动缝合造成臀部"蜈蚣"印形成,影响美观;术后无需特殊处理,无痛苦住院时间短。近十年观察,复发率仅为5%。9、无痛手术优势:建立无痛化手术系统防治工程,术前精神和心理辅导,术中减创从源头治理,创面药物注射长麻镇痛可维持10天以上,术后止痛泵、止痛液按需采用,坐浴中药快速缓解排便痛。10、独特的理念特色:拔出萝卜不带泥,治病不添病。理念创新,但更重视基础。重视每台手术,不放过每个细节。家庭环境比病房更利于术后康复。嘴要敢吃,脚要敢走,良好心态不纠结,是术后康复秘诀。科研情况:肛肠科一部目前共立项院级课题2项,"首特"科研课题1项。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特色课题:双向等压引流治疗高位肛瘘有效性的临床对照研究。经过该研究,王晏美主任医师创新性提出了"双向等压引流"的理论,并总结了"双向等压引流"治疗高位肛瘘治疗方法,该方法大大减轻了高位肛瘘手术对患者括约肌的损伤,避免了术后完全及不完全失禁的发生,减轻了术后的疼痛,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该方法已向全国20余个省市推广,得到专业内广泛认可。院级课题包括: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开创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双向等压引流治疗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开创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是范学顺主任在对耻骨直肠肌解剖及功能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的非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方法研究,是范学顺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该治疗方法的手术避免了高位肛瘘患者术后挂线的痛苦,治疗效果确切。"教学情况: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授课教师及实习医师带教;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肛肠科培训及考核工作;接收来自全国各地进修医师,每年不少于20人次。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十二五"国家重点专科、肛肠专业高干保健单位、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肛肠科医师分会挂靠单位、北京医师协会肛肠分会挂靠单位、全国医师定期考核肛肠专业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国家级援助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硕、博教学实习基地、中日友好医院重点特色学科、获中华医学科技奖、获中华中医药科技奖、入围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科室地址:科室门诊:中日医院本部M栋2层18、19、20诊室;中日医院西区2层肛肠科诊室。住院病房:中日医院西区4层。联系电话:门诊:010-84206494病房:010-53236547护士站:010-53236543

肛肠科一部医生

(0名医生)
肛肠科一部暂无出诊医生

肛肠科一部锦旗墙

锦旗肛肠科一部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