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

国家重点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多学科综合诊治个体化科学减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是胃肠专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教育部、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科室整体实力已被公认为全国同行的先进水平,特别是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综合诊治在国际、国内同行中具有相当高知名度。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学科带头人汪建平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胃肠肛门医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美国外科学院院士,《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主编、《GastroenterologyReport》主编、《外科学》第八版主编。从事胃肠、结直肠肛门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熟练掌握腹腔镜微创技术,目前个人腹腔镜4级微创手术的年手术量超过400余台。自2007年开展减重手术至今,已积累了超过8年的丰富经验,尤其对单纯性肥胖、糖尿病合并肥胖、肿瘤合并肥胖的外科治疗有独到见解。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中心整合中山大学胃肠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运动康复医学科、麻醉手术科、呼吸睡眠中心、放射影像科等重点优势学科,对每一位病人提供"多学科综合诊治"(MDT),使每一位患者得到"量身定做"的科学减重个体化治疗。目前由"减重专科多学科联合(MDT)门诊"及"减重中心专科病房"组成,初具规模的"个案管理师"团队,将为每一位有需求的人士提供"贴心"咨询、答疑、诊断、治疗及随访等全程管理,病房共设专科病床20张,为病人提供安静、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科室医务人员以"科学、务实、求精"的态度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贴心"的医疗服务。联系方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胃肠肛门医院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中心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员村二横路26号1号楼19楼A区减重专家门诊:每周一上午、周四下午短信咨询:骆医生13826190263办公电话:020-38250745减重手术MDT团队减重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汪建平,博士,外科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组长,中央保健局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津贴,美国外科学会成员,日本消化外科学会会员,亚洲肠造口协会中国区主席,中山大学附属胃肠肛门医院首任院长、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中心主任。从事胃肠外科工作近40年,熟练掌握腹腔镜微创技术,目前个人腹腔镜4级微创手术的年手术量超过400余台,每年全国各地会诊手术超过100余台,目前已培育博士研究生50余人,指导进修医生300余人,为推动我国外科事业的规范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自2007年开展减重手术至今,已积累了超过8年的丰富经验,尤其对单纯性肥胖、糖尿病合并肥胖、肿瘤合并肥胖的外科治疗有独到见解。减重外科副主任骆衍新,外科学博士,中山大学"百人计划"特聘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六院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中心副主任,于2009年至2013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疗中心接受训练,主攻肥胖与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在本领域权威杂志如Gastroenterology,PLoSGenetics,Oncogene等杂志发表SCI研究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国家或省部级基金。2013年入选中山大学"百人计划",2014年入选"珠江科技新星"及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擅长以外科手术为主导的肥胖症综合治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对肥胖引起的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有深入研究及独到见解,致力于构建"一站式"的减重外科中心,为肥胖症及相关疾病如结直肠肿瘤等提供安全、有效的个体化医疗服务。相关专科专家组蔡永华,外科学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七年制),一直从事胃肠道相关疾病的外科工作,擅长微创手术治疗胃肠道相关疾病,对肥胖与糖尿病减重手术的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多学科诊治有独到见解。侯煜杰,外科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八年制),完成系统的规范化外科学培训,熟练掌握了微创治疗肥胖与糖尿病减重手术,致力于建立"一站式"全程管理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安全、轻松的减重治疗。赵同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内分泌科主任,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曾到澳大利亚Deakin大学学习,对肥胖症、糖尿病合并肥胖、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等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贺青,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营养科主任,从事临床工作20年,对消化系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肥胖与糖尿病减重手术的围手术期营养及术后长期营养的有独到见解。王于领,博士,主任治疗师,康复医学科主任。从事康复与物理治疗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二十年。专长于胃肠道手术后的康复和物理治疗,尤其对肥胖与糖尿病减重术后的运动辅助康复有丰富经验。张湘民,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耳鼻咽喉内镜微创外科手术,对肥胖合并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经验。肥胖与糖尿病合并肥胖肥胖症的定义在不断变化,目前肥胖症最常用的测定体内脂肪含量的方法之一是从一个人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计算。BMI的计算方法是:BMI=体重(kg)÷身高2(m2)例如某人70kg,身高1.70m,则:BMI=70/1.702=24.2根据这个定义(成人标准),理想体重的BMI<25。国际上、国内专家认为,BMI>27即诊断为肥胖症,而25<BMI<27则为超重。单纯性肥胖的BMI>32,或者糖尿病患者的BMI>27,建议实施减重手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年度报告显示,我国目前BMI>30的人群约占总人口的3%,肥胖的人数在3000至4000万之间。国内2012年的全国流行病学数据亦显示,我国糖尿病人数已超过1亿,这些患者中,64%的男性及77%的女性体重超标。肥胖症对健康的影响致死性肥胖症是最主要的可预防性致死因素之一。大量美国和欧洲的研究表明肥胖症的致死率随BMI而异。BMI大于32可导致死亡率加倍,美国每年因肥胖症而增加的死亡人数在111,999到365,000之间。肥胖症使预期寿命平均减少6-7年。其中年轻患者(35岁以下)严重肥胖症(BMI>40)使男性预期寿命减少20年,女性减少5年。致病性肥胖症能导致多种生理和心理疾病。这些疾病可分成两大类:1.脂肪体积的增加导致的疾病,包括骨关节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社交障碍等;2.脂肪细胞增加导致的疾病,比如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不育等。脂肪含量增加导致机体对胰岛素反应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脂肪含量增加同样也导致机体,主要是血液,处于一种炎症状态,增加了栓塞的风险。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专家指出,亚洲人群的肥胖以向心性肥胖为主。向心性肥胖又称腹型肥胖,主要表现为腰-臀比增大,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是一系列代谢异常的组合,常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等。因此在我国,若肥胖合并代谢性疾病,应更积极建议减重手术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肥胖的外科治疗国际、国内临床诊疗指南指出,BMI>27即诊断为肥胖症,而25<BMI<27则为超重。单纯性肥胖的BMI>32,或者糖尿病患者的BMI>27,建议实施减重手术。美国、欧洲15年的随访数据显示,术后超重体重可平均下降80%,且有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回归正常、避免长期口服降糖药;此外,绝大多数糖尿病相关代谢综合征,如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亦因减重手术得到逆转、回归正常。2013年,美国有17万例患者接受了减重手术,著名的美国克利夫兰医疗中心公布了2013年十大医疗创新,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位列榜首。减重手术除了能治疗肥胖及糖尿病,而且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欧洲一项包含11453例单纯性肥胖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随访15年的结果显示,接受手术治疗的肥胖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是0.68%,而未接受手术的肥胖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是2.84%,差异显著(P<0.001);与不手术相比,手术治疗肥胖后患糖尿病的风险下降约83%。这表明,减重手术能有效预防肥胖的人得糖尿病。手术方式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美国减重与代谢外科协会、中国肥胖与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颁布的指南,推荐治疗肥胖与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手术主要包括腹腔镜下胃旁路术、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术、腹腔镜下可调节胃绑带术、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手术。其中前二种为主要推荐的术式。

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医生

(0名医生)
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暂无出诊医生

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锦旗墙

锦旗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