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一、概况肿瘤科是集肿瘤疾病和血液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为一体的综合科室。设有肿瘤科住院病房,肿瘤普通门诊、专家门诊、高级专家门诊。科室现有医生7名,现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其中博士生导医师1人,博士2人,硕士4人,本科2人。学科带头人陶敏主任为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MD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复发与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化疗和生物治疗学分会常务委员,苏州市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和《国际肿瘤学杂志》等5种杂志编委会编委,国家卫计委《消化系统抗肿瘤药物合理用药指南》和《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专家组成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胰腺癌诊疗指南》、《黑色素瘤诊疗指南》和《恶性肿瘤患者营养诊疗指南》专家组成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首席临床专家、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学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厅市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各1项。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46篇为SCI收录。从事内科和肿瘤学专业临床、科研及教学30余年。主要研究领域为肿瘤内科学、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具有丰富的临床、科研和教学经验。学科带头人梁容瑞,科室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GIST分会MDT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苏州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兼秘书,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粒子治疗学组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副主任医师、苏州大学肿瘤学副教授。2019年获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赴美国CityofHope国家医学中心访问学习一年。主持科研基金项目2项,以责任作者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SCI文章8篇,参译著作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熟练掌握常见恶性肿瘤、骨肉瘤、软组织肉瘤的全身治疗。精于各部位肿块穿刺活检;成熟开展肝、肺等多部位肿瘤微波消融,对药物难以控制的骨转移相关疼痛进行姑息性消融;熟练掌握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开展体腔热灌注化疗,对顽固性癌性胸、腹水体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肿瘤科在两位科主任带领下,联合多学科交流,有计划、有顺序、有步骤开展肿瘤个体化、规范化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以及改善患者预后。二、学科带头人情况1.科室主任:陶敏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个人简介:1984年苏州医学院医学系本科毕业,后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美国芝加哥RUSH医学中心肿瘤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3年半。现任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肿瘤科主任,苏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学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内科和肿瘤学专业临床、科研及教学37余年。主要研究领域为肿瘤内科学、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具有丰富的临床、科研和教学经验。擅长:肿瘤的诊断,肿瘤内科治疗及生物治疗。科研情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厅市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各1项。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46篇为SCI收录。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3项,江苏肿瘤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苏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苏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MD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复发与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化疗和生物治疗学分会常务委员,苏州市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和《国际肿瘤学杂志》等5种杂志编委会编委,国家卫计委《消化系统抗肿瘤药物合理用药指南》和《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专家组成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胰腺癌诊疗指南》、《黑色素瘤诊疗指南》和《恶性肿瘤患者营养诊疗指南》专家组成员。2.科室副主任:梁容瑞,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个人简介:西安交通大学外科学博士,2012年参加工作,现为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大学肿瘤学副教授。2019年获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赴美国CityofHope国家医学中心访问学习一年。熟练掌握常见恶性肿瘤、骨肉瘤、软组织肉瘤的全身治疗。精于各部位肿块穿刺活检,尤其在疑难部位肿瘤穿刺活检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已通过中国医师协会消融规范化治疗考核认证,成熟开展肝、肺等多部位肿瘤微波消融,对药物难以控制的骨转移相关疼痛进行姑息性消融。熟练掌握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通过江苏省抗癌协会放射性粒子植入培训考核。可开展体腔热灌注化疗,对顽固性癌性胸、腹水体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擅长:肿瘤的微创诊断及治疗。科研情况:主要研究方向为:(1)DNA损伤修复与放、化疗增敏;(2)循环肿瘤细胞的基础及临床研究;(3)肿瘤消融相关免疫应答及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省级以上基金多项。以责任作者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SCI文章8篇,参译著作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学术任职:中国抗癌协会GIST分会MDT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苏州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兼秘书,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粒子治疗学组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三、主要技术优势与特色我科坚持肿瘤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原则,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多学科诊疗协作,精准治疗,提高患者总生存期。常规开展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复发及晚期肿瘤姑息治疗,放疗患者的辅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同期开展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肿瘤局部消融、粒子植入以及深部肿瘤热灌注等先进技术。四、科研成就近3年科主任陶敏主持的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长抑制因子ING4逆转乳腺癌抗HER2耐药的作用及其机制》(编号81572992)。55万元,2016.01-2019.12,已结题,主持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NG4/miR-940/Snail1途径调控结直肠癌EMT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编号81772645)。55万元,2018.01-2021.12,在研,主持3.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ACTL靶向性抗肿瘤细胞免疫疗法联合TKI治疗晚期EGFR敏感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开放、空白对照的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编号JB25150108)。30万元,2016.01-2018.12,已结题,主持近3年参编专著:1.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18.V1)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8月2.CSCO胰腺癌癌诊疗指南(2018.V1)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4月近3年科室发表科研论文:SCI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