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腹壁疝外科始建于1972年,是西部地区最早独立成科的血管外科,此后于1998年经重庆市卫生局、市编委批准成立重庆市血管外科中心,2002年获批成为疝与腹壁外科疾病诊疗培训中心,2013年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批认定、重庆市唯一的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目前本中心是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委会副主委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血管通路学组组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委会静脉倒流疾病学组组长单位、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专家工作组副组长单位、中国老年医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副会长单位、重庆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会长单位等。经过近五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积累,本中心拥有院本部、金山院区及一分院三大病区,共有开放床位120多张,是目前西部地区已规模化、技术全面、诊疗水平居于国内前列的血管外科中心、疝病中心。院本部是以血管疾病、疝与腹壁疾病为主的综合病房,金山院区则是西部率先以透析通路建立及维护为主要特色的亚专科病区,“金山模式”已成为业界标杆,一分院着重开展血管疾病(尤其是静脉疾病)、疝疾病的日间外科诊疗。本中心人才队伍梯度合理,现有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在专业技术方面,本中心形成了以(大)动脉疾病、静脉疾病、腹壁(疝)疾病、血液透析通路四大病种诊疗为基石的亚专业学组。作为国家级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重庆市疝与腹壁外科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海峡两岸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会议的永久承办单位,科室长期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定期开展的外周血管介入诊疗、血管通路建立等学术研讨培训班,为各省市培养了大批后备的血管外科医学人才。血管外科198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点,199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2018年以来毕业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47人;参编双语教材一本(王学虎),参编专著2本(傅麒宁、王学虎),主译专著1部(刘杨东)。2019年起,赵渝主任担任第一届本科生成长导师,曾秋、刘洪担任兼职班主任。2020年,赵渝主任带领团队开展《“5+3”背景下医学生外科实践能力和医师职业素养探索与实践》获重庆医科大学校级成果一等奖。2022年血管外科团队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金奖。2023年血管外科团队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金奖。2022年李凤贺、刘洪分别获批重庆医科大学2022未来医学青年创新团发展计划项目。紧跟医疗发展步伐和国内外护理前沿,持续提升护士专业素养,践行“五心”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出院患者满意度超过95%,实现零投诉、零纠纷。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开展基层帮扶,2018年以来开展市内外巡讲和远程培训16次,接收来自湖北、广东、广西、新疆及云、贵、川、渝等省市进修护士37人。2020年,3名护士(卢莎、夏俊旗、潘声姗)参与了武汉新冠抗疫一线护理工作。2022年夏俊旗护师参加援沪抗疫任务。2022年我科4名护士(朱桦、岑熙、邓莹、夏俊旗)参加重庆市方舱抗疫任务。不断加强在校教学和临床带教师资培养,承担了《外科护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管理学》等护理本科、研究生的教学任务;承担了重庆市7个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教学任务;2018年以来举办国家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4项。护理科研:2018年以来获批省部级课题2项、院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一篇),参编教材、专著4本,毕业研究生4名。学术任职:刘丽萍护士长担任3个国家级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朱桦、黄萍、李凯平、卢莎分别担任国家级护理专委会委员;刘丽萍获2019年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荣誉。2024年刘丽萍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