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省重点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国家级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医院一级临床诊疗科室,是滨州医学院重点学科及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和康复治疗技术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是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及滨州市医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残联和山东省残联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现有康复医师33人,均为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7人,住院医师11人;康复专业治疗师30人,其中儿童康复治疗师12人。学科带头人王德强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院院长、康复医学研究所所长、康复生物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级康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培训基地、山东省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培训基地负责人,首届中国康复医学会专家库成员,山东省临床重点学科和山东省"十三五"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滨医附院首届医师节十佳优秀科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委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和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和疼痛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山东省中医康复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滨州市医学会康复医学分会和疼痛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滨州市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刘义主治医师为山东省医学会高压氧治疗分会委员;毕锋利主治医师为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1.毕锋利主治医师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毕业,师从于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晓捷教授。2.崔静主治医师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毕业,师从于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晓捷教授。3.郭萌主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毕业,师从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李胜利教授。4.刘夏主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毕业,师从于南粤康复领军人物之一、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党支部书记、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范建中教授。5.王鑫主治医师暨南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毕业,师从于广东省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兼专家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张鸣生教授。6.王万胜主治医师温州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毕业,师从于浙江省省级名中医、浙江省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蒋松鹤教授。7.赵丽主治医师青岛大学神经病学硕士毕业,师从于山东省脑病研究所所长郭云良教授。8.付冠主治医师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硕士毕业。9.刘海萌主治医师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硕士毕业。10.范楠楠主治医师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硕士毕业。科室设置:(1)设有规范的康复医学科专家和普通门诊、功能评定室、无菌治疗室、微创治疗室、物理因子治疗室、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传统治疗室、言语吞咽治疗室、温热治疗室、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室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室等;(2)儿童康复区设有装饰豪华的儿童康复门诊、康复训练大厅、感统训练室、言语治疗室、物理因子治疗室、作业治疗室、传统治疗室、温热治疗室和肉毒毒素注射无菌治疗室;(3)高压氧治疗区设有诊疗室、消毒间、抢救室和高压氧治疗舱;(4)病区设两个病区,设置床位90张;(5)重症康复单元,设有连续心电监护系统、呼吸机、吸氧及吸引装置、抢救系统、床旁早期康复设备等。科室设备:设备有美国感觉定量分析仪、椎间孔镜治疗系统、射频治疗系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意大利平衡运动控制系统和上肢多关节评定与训练系统、德国智能化上下肢运动训练系统、美国滑行器和吞咽障碍理疗工作站、英国电疗工作站、荷兰虚拟情景互动训练系统、国产言语认知评测训练系统、智能化下肢机器人、智能化蜡疗工作站、地面互动投影儿童感统训练系统和高压氧治疗舱等国内外先进康复设备。科室开展工作:[1]神经康复区:康复医师对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患者早期或恢复期的认知、心理、运动、言语与吞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等进行系统评定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治疗师实施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并着重于发展言语及吞咽障碍的康复评定及治疗。[2]重症康复单元:其主要收治对象是:①生命指标相对平稳但仍需进行连续监测和支持者,可以是ICU向普通病房的过渡期患者(如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气管切开带有胃管、尿管等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②康复病区患者在康复期间突发急危重症需就地抢救者;③其他不宜移动至康复治疗室进行治疗者;④脏器移植后需在监护下进行康复训练者。是危重病人从重症监护病房到普通病房过渡时期治疗,为患者提供生命体征支持与观察、早期康复介入、催醒治疗、气道护理、心肺康复和各种管道的维护等,进行床旁康复诊疗及护理,重症康复病区收治的患者病情好转后,可转回普通康复单元。[3]疼痛康复:主要开展:①感觉定量评定;②物理因子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治疗;③神经阻滞(可视化超声引导下)包括骶管阻滞、硬膜外腔阻滞、三叉神经各分支阻滞、蝶腭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和腹腔神经丛阻滞等;④微创介入治疗:胶原酶溶盘术、三氧注射技术、等离子消融、经皮椎间孔镜神经根松解术(突出髓核、部分纤维环和黄韧带摘除);肉毒毒素注射技术;三叉神经节及其各分支、舌咽神经、蝶腭神经节、肋间神经、脊神经后内侧支、腰交感神经节、腹腔神经丛等射频热凝术;股骨头钻孔减压加置管注射治疗;膝关节腔冲洗术等。治疗适应证为:①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②紧张性头痛、面肌痉挛;③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发性舌咽神经痛、丛集性头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性疼痛症、下肢缺血性疼痛疾病、红斑肢痛症、脑卒中后神经痛、脊髓损伤截瘫后双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胸腹部癌性疼痛等疾病;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肿瘤康复:开展了晚期癌症患者舒适化管理。通过追求康复诊疗的舒适化、人性化,使肿瘤患者在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达到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上的愉悦感、无痛苦和无恐惧感的一种先进的动态管理模式。对患者实施躯体症状、精神心理、认知行为及患者家属四方面管理,树立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的"四全"管理模式,满足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功能、灵性关怀四方面的需求。对肿瘤患者,在规范应用止痛药物的基础上,开展了以鞘内吗啡泵植入术为核心的综合镇痛技术,解除患者疼痛折磨,大大提高了生存质量。从心理康复、运动治疗、营养障碍康复、疲乏症状康复、呼吸系统康复等方面为患者实施对症处理,让患者真正有尊严、无痛苦的走过人生最后一段旅程。[5]儿童康复区:康复医师对患儿进行功能评定与制定康复治疗方案,由康复治疗师实施物理因子治疗、神经与语言发育疗法、感统训练、针灸按摩、肉毒毒素注射、高压氧治疗、引导式教育及康复护理等技术,对脑瘫、孤独症、多动症等各种原因所致运动功能障碍、语言障碍、智力低下儿童进行干预与治疗。并与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密切合作,新生儿出院后开展生长发育筛查、体格智能筛查、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新生儿行为能力测试、AIMS评定、Peabody评定、脑干诱发电位筛查、甲状腺功能、肝功、血红蛋白等检查,及早发现高危儿并转诊,实施综合早期干预,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提高高危患儿生活质量。2012年10月科室被山东省残联确定为省残联儿童康复定点机构;[6]肌肉与骨骼康复:肌肉与骨骼康复主要是以研究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的原因、评定与治疗的方法以及伤残预防等问题,运用物理疗法及康复工程技术等方法,减轻疼痛,改善或恢复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康复团队以创伤骨科手术医师、康复医师、运动治疗师、辅助器具工程师、康复护士等组成。根据定期功能评估延续进行四肢肌力、关节活动度、平衡与协调、异常步态以及核心肌群的运动训练,应用辅助器具进行四肢肌肉及骨骼的锻炼。教学科研与学术交流:承担学校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系22个本科班《康复医学》、护理学院4个本科班的《康复护理学》以及康复医学院《运动疗法学》、《语言治疗学》、《作业治疗学》、《康复心理学》、《理疗学》的课程授课、见习和实习任务;承担学校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培养研究生68名;承担鲁北地区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进修培养工作;近三年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市级课题8项,发表SCI论文10篇,专业性核心期刊31篇。门诊预约电话:0543-3256595医师办(值班室):0543-3258127(一病区)3258694(二病区)护士站:0543-3258126(一病区)3258124(二病区)

康复医学科医生

(10名医生)

康复医学科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