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第一临床医学院是以中医临床学科为主体的集教学、科研和临床医疗为一体的教学单位。学院前身为贵阳中医学院中医系,1998年,根据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理顺高等中医院校附属医院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建立贵阳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一部(系)。2011年,临床医学一部(系)更名为第一临床医学院。1998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统筹领导下,第一临床医学院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省级龙头医院)融合,实施医教研一体化管理。学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病理6个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现拥有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3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2名,国务院特贴专家1名,省政府特贴专家1名,省管专家2名,省名中医29名,师承博士后导师1名,博士生导师17名,硕士生导师80名,博士后2名,博士63名,硕士360名,为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师资基础。学院中医特色优势突出,目前拥有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4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重点专科7个。为带动中医学科建设,增强医教研综合实力,学院还成立了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夏桂成工作站、国医大师张大宁工作站。近五年我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省部级科研课题87项;厅局级课题147项;发表科研论文1434篇,其中SCI74篇,北大核心期刊226篇。人才培养过程中,我院秉承中医悠久的人文传统,深邃的学术思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探索实施"医教一体化",开拓中医临床学科全面发展的教育格局。在注重中医经典学习与传承的同时,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的不断验证,我院毕业生能够到各类各级医疗机构或相关科研部门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科研、管理相关工作。教学管理方面,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理论与临床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以"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方式,使学生不仅具备了扎实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具有中医各科疾病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基本能力。临床实践方面,我院现有定点实习基地15家,通过在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针灸科、急诊科等科室轮转学习后,学生可以熟练掌握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及在临床中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病史的采集,书写完整的中医病历,以及病房管理和诊疗的常规知识。学生活动方面,我院现已打造形成"走进医院"临床体验活动、"走进历史"主题教育活动、"走进军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走进中药"趣味辨识活动、"走进乡村"爱心义诊活动、"走进经典"研习活动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第一临床医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加强教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进一步重视学科建设,加强科学研究,着力提高学院整体实力,有力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不断实现学院在育人、教学、科研上的各项目标。
一系学生办医生
一系学生办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