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廖润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廖润泉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是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之一,依托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要负责人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常青教授、主任医师。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廖润泉教授在诊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中医药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临证经验诊疗技术,培养造就新一代名医、提高中医临床服务水平的需要,推动中医学术进步和理论创新。工作室成员目前共16名,均为临床、科研、教学骨干。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6名,主治医师7名;医学硕士5名;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1名,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主编和参编专业著作共3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级、校级科研课题共5项。一、工作室学术沿革廖润泉1958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原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班),1971年脱产参加《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学习班》学习,1975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医疗系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在高等中医院校和省级三甲医院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五十余年,为贵阳中医学院外科教研室的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曾历任贵阳中医学院外科教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外科名誉主任。贵阳中医学院副院长、中共贵阳中医学院党委常委、正厅级调研员。先后被评为「贵阳中医学院优秀教师」、「贵州省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贵州省为人师表先进代表」。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审定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中国国际教育出版社列入《世界优秀华人教育专家名典》。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列入《世界名人传记》之中。为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专科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专科规划教材《西医外科学概论》副主编;为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编。在医疗事业方面,为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的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医术精益求精,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工作。为贵州省最早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医务工作者之一。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和泌尿外科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我国首先应用《自体肾移植治疗输尿管广泛狭窄》,已被载入《中国外科年鉴》;在国内首先应用纤维胃镜观察《舌苔变化与胃粘膜病理变化的关系》在全国首届中医学术年会发表;在贵州省首先开展《离体肾脏手术》、《体外震波碎石》、《内窥镜腔内碎石术》和《腔内肿瘤切除术》,并在《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国家级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科研工作方面,《自体肾移植手术》、《离体肾脏手术》和《体外震波碎石》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成绩,曾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曾开展《中药如意金黄散治疗急腹症的临床研究》、《中药对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中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临床研究》和《中药治疗尿石症的临床研究》等。廖润泉老中医专家主要继承人为常青教授。工作室主要负责常青教授,1986年8月毕业于贵阳医学院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8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西学中第二学士学位班(获学士学位)。1997年1月成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于著名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廖润泉教授,对外科急腹症、肝胆系统疾病及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进行学习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道路。2000年1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出师证书。现任贵阳中医学院外科教研室教授,第一附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外科教研室主任,大外科主任兼泌尿外科主任。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青年学术骨干。中华医学会贵州省泌尿外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贵阳市泌尿外科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贵州省、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现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于1997年开始师承于著名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廖润泉教授,进行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学习,此后一直致力于中医外科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工作中注重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辨病辨证,明确诊断,加强治疗的针对性;把握基本治疗原则,中西药理,互参运用;重视中医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和临床运用;明察秋毫,不断积累,丰富自身临床经验。常青教授认为中、西医属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对人体疾病的认识上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应成为二者的鸿沟,而应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把中医的宏观综合与西医的微观分析相结合,先辨病再辨证,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参考各种实验检查,分析病情,明确诊断,对疾病采取中医、西医双重诊断,不仅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而且还帮助确定了治疗的基本原则。使中医和西医相结合,从"中西医结合"出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治疗现代化的理论。二、工作室的学术思想廖润泉老中医认为中医学的发展要走现代化的道路,中西医结合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丰富现代医药学的重要途径之一,辩证论治与辩病相结合,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中医、西医双重诊断,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确定了治疗的基本原则,利用现代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检查技术明确诊断和疾病的病理演变过程,诊断明确使辩证用药更有针对性,同时更加有益于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和中医计量标准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借鉴(充份应用)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来帮助明确诊断,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做到重视宏观,也注意微观,才能保证用药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客观性,避免误诊误治。重视中医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和临床运用,在临证用药中,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用药时,既要考虑到病,又要考虑到证的转变,在辩证选药的同时结合中药的现代药理,使用药更有针对性。

廖润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医生

(0名医生)
廖润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暂无出诊医生

廖润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锦旗墙

锦旗廖润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