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康复心理科是康复医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的临床诊疗及教学科研基地,其康复医学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兵团临床重点专科,是兵团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是中国心身医学整合诊疗中心,中国心身医学教育联盟基地。一.科室简介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心理科于二OO六年三月成立,九月组建病房,是新疆地区较早独立的专科病房。现已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硕土、博士为主要学术梯队,以中青年医师为骨干技术团队的具有强竞争力的学科队伍,成为了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充满发展潜力的科室。科室现有两个专业构成,分别是康复医学和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专业。康复医学包括康复门诊、康复病房、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与吞咽治疗室、物理治疗室、传统治疗室、康复医学工程共8个亚专业单位。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专业包括睡眠门诊、心理咨询门诊、心理病房、心理测量室、心理治疗室、生物反馈与经颅磁刺激治疗室,兵团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共7个亚专业单位。病区现固定床位56张,开放床位60张,拥有一批技术精湛、品德高尚的医疗、教学人才。全科共有39人,其中医师16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4人;康复及心理治疗师11人,主任技师1人、主管技师及技师10人;护师12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土生导师3人,博士1人,硕士10人,整体实力较强,学历结构合理。二、学科特色、专业特点康复心理科秉承康复医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的发展理念,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物理因子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吞咽治疗、心理治疗及传统针灸,推拿等各种康复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功能改善,调动患者潜能,减轻疾病影响,提高其躯体和心理功能水平,促进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康复医学专业主要开展神经系统疾病,骨伤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的评定和康复治疗;各类残疾人的残疾功能评定、康复指导;外科及骨科手术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内科常见慢性疾病如心肺功能的康复治疗等。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专业主要开展各种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如,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躯体症状障碍、应激相关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人格障碍、神经认知障碍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心理评估可进行智力、人格、情绪及各项心身症状评估。同时有生物反馈治疗、脑电治疗及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手段。三、科研教学自建科以来,已拥有各级科研立项和已完成科研课题30余项,近五年有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课题6项;石河子大学课题2项。院级课题4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500万元。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出版专著6部,申请发明专利3项。科室承担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培训工作,承担着石河子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医学心理学"三个硕士学位点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承担本科生、留学生、硕士研究生教学与临床指导工作,年授课时数一千余节。先后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8名,承担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康复心理科全体员工本着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诚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体化的优质服务,以"敬业、实干、合作、创新"为科训,不断提升康复医学与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专业的诊疗水平。四、专家介绍张桂青,女,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专业: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专业特长擅长正常人群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问题咨询,擅长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如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强迫症、睡眠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儿童多动症、儿童抽动症等。于2020年2月4日随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在武汉工作43天,主要为新冠肺炎患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做医疗救治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大学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代表性论文(格式按照参考文献格式)围绕精神创伤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原因、筛查与识别、治疗与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从神经生物学、心理病理学及心理社会因素等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创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部分心理病理机制,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后的心理救援方法与流程。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课题6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出版专著6部,申请发明专利3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8名。荣誉与奖励1.2013年荣获"石河子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2014年荣获兵团英才"二层次人才";3.2016年荣获"兵团五一巾帼奖章";4.2019年荣获"兵团巾帼建功标兵";5.2019年荣获兵团英才"一层次人才";6.国家卫健委与全国妇联联合表彰授予"一线医务人员巾帼抗疫先锋"称号;7.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授予"先进标兵";8.兵团妇联授予"兵团三八红旗手"。主要科研成果1.2012年"抑郁障碍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干预的综合研究"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2015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原因,筛查与评估,治疗与危机干预综合研究"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2018年"心身疾病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机制与综合防治研究"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学工作及学术兼职课程名称、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及教学论文、教学奖励及成果承担石河子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精神分析治疗》、《临床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进展》、《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技巧》等课程教学,年均理论授课128学时。教学奖励及成果1.2014年荣获"学术成果突出奖优秀指导老师"。1.2015年获得"石河子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老师"称号。2.2015年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优秀奖。3.2016年指导学生参加"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铜奖。4.2017年荣获"石河子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术兼职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理救援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专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危机干预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杂志》编委《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著作与译著(列出主要的)1.《突发公共事件后得心理救援与心理危机干预》(新疆人民出版总社,2014)2.《心理创伤与心理危机干预》(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3.《疑难杂症中的心身疾病-心灵的倾诉》(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医学沟通教程》(新疆人民出版总社,2017)5.《医学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18)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0)郑静,女,医学学士,主任技师。毕业院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特长以骨关节、软组织损伤、老年退行性改变、各类急慢性疼痛、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各类神经损伤、烧伤康复及瘢痕软化处理、各类急慢性炎症及难愈合性伤口工作为重点,并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提供了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今年我们对帕金森病、截瘫、小儿脑瘫及踝膝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开展了神经肌肉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等治疗,改善了患者肌张力及神经促通治疗,使其功能障碍得到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运用冲击波及肌内效贴技术治疗骨不连及肌骨疾病收效满意。每年培养下级医院全科医生、进修生等5-7人。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参与大学级课题一项,"两种新疆特有植物药资源有效成分吸收机理研究"获石河子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本人排名第三。教学工作及学术兼职承担医学院、护校高护班《康复护理》、《老年护理》教学工作。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新疆康复医学会常务委员著作与译著参编著作一部《现代医学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梁霞,女,硕士,副主任医师,讲师。毕业院校:石河子大学,专业: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专业特长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及教学15余年,接受过系统沙盘治疗培训、创伤心理研究与治疗培训,以及催眠治疗培训,并取得认证资质。在全面掌握精神疾病诊治的基础上,把青少年儿童心理相关疾病、心身相关疾病、应激相关障碍的心理危机干预作为个人业务发展的重点,积极进行精神疾病规范化治疗的推广普及,并多次对我院全科医生、基层医疗单位、社区等进行授课培训。曾参与兵团红十字会心理危机干预与应急救护能力建设项目,并多次参与政府及学校主持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为兵团健康儿童行动(2018-2020年)实施小组成员。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大学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代表性论文(格式按照参考文献格式)主持院级课题1项、师级课题1项,参与兵团专项课题3项、中国红十字会核心科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1项。教学工作及学术兼职课程名称、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及教学论文、教学奖励及成果目前承担了石河子护士学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的《护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精神分析》、《危机干预》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创伤学组工作秘书;新疆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新疆兵团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新疆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分会会员。著作与译著《医学沟通教程》副主编,2017;《心理创伤与心理危机干预》编委,2016。祁鸣,男,本科,副主任医师,讲师。毕业院校:石河子大学,专业:康复医学专业特长从事康复医学工作10余年,擅长脑卒中后康复及运动损伤后的康复工作,针对卒中后失语、吞咽功能障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运动损伤后导致的疼痛、肢体功能恢复等有较丰富临床诊疗经验。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主持1项院级课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多项省部级课题教学工作及学术兼职课程名称、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及教学论文、教学奖励及成果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著作与译著《内科疾病临床诊疗与实践》(2016年7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王凡星,男,硕士,副主任医师。毕业院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专业:针灸康复专业特长康复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针灸康复治疗工作二十七年。对康复心理科常见病、多发病,如:面瘫、偏瘫、截瘫、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康复治疗经验。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工作期间共完成学术论文13篇,其中5篇核心期刊,8篇省级期刊。能够一直坚持科研工作,主持参与课题2项。教学工作及学术兼职在临床工作中一直坚持带教进修医师及实习医师石河子中医学会会员著作与译著1、《神经外科疾病的诊疗与康复》付主编2001.052、《新编全科医学》编委2005.08编委3、《针灸临床诊疗纲要》主编2009.01人民军医出版社4、《现代医药》副主编2009.07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
康复心理科医生
康复心理科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