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建院初期,医院没有成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仅在院长办公室设一名主管科研的干事。1972年医院成立了医教处,负责全院的医学教育及科研管理工作。1984年,医院为加强科研管理工作,成立了科研科,设科长一名、干事一名。具体负责全院科研课题的申报及初评、科研成果的申报及鉴定、科研经费的使用及监督、科研课题的中期进展检查;院内新技术新业务的筛查、评审;组织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做好科研论文、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为了不断规范科研管理工作,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科研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医院科研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先后制定出台了《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科研管理规定》、《重大科研项目基金管理办法》、《科技工作先进科室、先进个人评选实施办法》、《学科建设纲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规定》、《科技论文管理规定》、《科研项目及成果管理和新技术新业务管理规定》、《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学科建设和科技进步奖励办法》、《科研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科研管理制度。2005开始,对全院在职职工建立了科技电子档案。认真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领先(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科研课题、内蒙古医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研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及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及医学会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工作。积极组织各学科申报各级各类领先及重点学科。经过评审,我院皮肤科、神经外科、妇科、口腔科、普通外科被确定为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E学影像科、血液病科被确定为重点学科。2007年又新增学院重点学科3个(内科学、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重点建设学科3个(神经病与精神卫生学、眼科学、妇产科学)、重点培育学科4个(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腔临床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为了不断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医院每年投人50万元的科研经费用于更新科研设备,鼓励中青年技术骨干到国内外高水平医院进修学习,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科研部也积极为各项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截至目前,我院在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委员会中任职人员达39人,在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学会专业分会中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41人,全国性和自治区性杂志编委78人。我院博士学位人员已增加到53人,硕士学位人员占医生队伍比例增长到47.99%。医院定期召开科技表彰大会对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科研立项、发表论文、医学专著、译著及参编教材、新技术新业务及各级各类医学专业委员会任职人员、科技先进科室、先进个人进行了奖励,奖励金额逐年增加极大地调动了全院医务人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我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科研部工作职责1、贯彻学院计划,制定医院科技工作管理的各种制度、办法或实施意见。2、组织编制医院科技工作的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3、组织申报各有关部门的科技项目,积极开拓申请渠道。4、组织和检查各科室年度计划,掌握各类科技项目研究进度。5、年终向上级部门上报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对管理工作进行自评分析。6、管理并监督科技项目负责人使用好项目经费。7、组织全院科技成果总结验收、评审、申报、赞助工作。8、做好科技成果推广工作。9、组织全院性的学术活动,协调各科室的学术活动。10、加强医院和科技机构之间的科技合作。11、组织医院继续教育工作。12、负责医院科技统计工作和科技档案工作。13、协助医院有关部门做好科技队伍建设。14、完成医院领导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