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阜外医院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国家级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医院配备了可与世界接轨的医疗、科研设备,以诊治各种复杂、疑难和重症心血管病见长。尤其是心血管外科,各类手术总量及治疗效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全球最大的心血管外科治疗中心之一。成人外科中心以各种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搭桥、心律失常外科治疗为主,年手术量近万台,是全世界最大的成人心脏外科中心之一,近年在急重症和晚期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心脏移植、心室机械辅助已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血管外科中心致力于各型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是全国最大、世界较大的主动脉疾病外科诊治中心。开展了大量主动脉弓部替换术、象鼻手术、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和I期全主动脉替换术等高难度手术。成人术后恢复中心即我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中心(简称成人术后ICU),也是国内最大的心脏外科术后ICU,为外科心脏术后患者提供持续加强性的高质量监护与治疗,使患者病情能得到早期准确的诊断和紧急恰当的处理。心外科术后ICU的治疗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先进的治疗理念和各种脏器支持设备的完美结合。一、历史回顾1958年中国心胸外科奠基人吴英恺院士创建阜外医院,并积极带领团队开展心胸外科工作,心脏及血管手术的术后监护工作应运而生,此即为心血管外科ICU的前身。伴随着阜外医院心外科的发展和手术量的增大,1973年郭加强教授牵头成立了国内首个心脏外科术后ICU,独立的ICU显著提高了术后患者的安全性。提高了心外科医护工作的质量,为心血管外科ICU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4年底因阜外医院心外科手术量的急剧增加,医院重新筹建了更加现代化、规范化的心外科ICU。1987年4月,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ICU正式重新启用,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术后集中看护。心外科ICU在胡盛寿院长的领导下成立了成人术后恢复中心,成为一个集科研、教学、医疗、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国内较大的心脏外科术后恢复治疗单元,心外科ICU从此步入了新的起点,成为由专业ICU医护人员对术后病人进行24小时严密监护与精心治疗的现代化ICU,建立了规范化的人才梯队,制定各种术后ICU操作及管理流程,标志着术后ICU的发展进入新的时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人术后恢复中心已成为我国最系统化、正规化的ICU。伴随着心血管外科发展的不断壮大,ICU逐渐形成兼具心血管外科和危重症学科特点的独立学科。二、中心概况及规模成人术后恢复中心具有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有一支医疗技术精湛、学术水平突出、科研实力雄厚的优秀心脏重症专家团队和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护理团队。下设本部恢复室、北楼恢复室、二部恢复室。中心共有床位116张(包括本部术后恢复室80张床位、北楼恢复室18张床位、第二住院部18张床位),2016年完成10609例病人的术后监护治疗。共有医护人员374名,目前:科室医师42名,包括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23名、住院医师14名、规培医师26名,硕士生导师2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医生达到90%;护士306名,其中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2名、护师110名、护士173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护士3名、大学毕业护士50名、专科毕业护士205名。负责完成对瓣膜病、冠心病、成人先心病、大血管疾病各类心脏外科术后的监护治疗使患者术后安全度过恢复期,并对术后的重症患者进行心、肺、肾、肝脏及神经系统等各个脏器的支持治疗。三、术后ICU的特色及优势心脏外科手术多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大多数患者在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早期会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学紊乱需要进行纠正,术后早期需要精细监护以使临床治疗达到最佳化,围手术期的监护治疗至关重要。心血管术后的重症监护一般以循环系统的支持为主,凝血系统的紊乱及神经系统并发症亦多见,一些重症患者还经常出现重症感染、心脏、肺脏、肾脏、肝脏等多器官功能衰竭,需行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多个脏器的支持治疗,需掌握的临床知识技能较广泛,覆盖重症学科各个领域。尤其是以循环功能的监测维护及心脏支持技术见长,在这个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如Swan-ganze导管行血流动力学监测、ECMO支持技术、心室机械辅助技术、IABP技术、心脏起搏技术和其他脏器支持技术应用,如血液净化技术-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血浆置换、人工肝技术、纤维支气管镜、肠内外营养支持等系列支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