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科室概况:皮肤科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重点专科,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皮肤病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诊疗方法。对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突出以中医中药、非药物疗法等手段治疗皮肤病,已达到省内外同类学科的的临床医疗水平。皮肤科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专家资源,现有医护人员13人,护士7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人、医学博士2人、医学博士后2人,硕士3人。教学科研:作为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及黑龙江省皮肤美容及性病学专科联盟单位,每年开展省市级继续教育会议,认真完成了本科生、研究生的各项教学和临床带教任务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外国留学生的参观学习任务。有完善的皮肤病中医诊疗方案,明确的研究方向。治疗银屑病经验方"消银颗粒"获得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中药复方二白洗剂治疗掌跖脓疱病的实验研究"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参与重大新药创制国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的研究。主治病症:1.对银屑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湿疹、荨麻疹、激素依赖性皮炎、过敏性紫癜、多型红斑、日光性皮炎、掌跖脓疱病等)的治疗,避免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运用特色院内制剂,廉价效优,副作用少,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理论;2.对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疾病(带状疱疹、扁平疣、寻常疣、疖痈、丹毒、体癣等)的治疗,中西药并用,疗效可靠,并发症少;3.对皮肤附属器疾病(痤疮、脂溢性皮炎、黄褐斑、斑秃、白癜风等)的治疗,辨证施治,内外治并举,疗效显著;4.运用中医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医疗特色:有苦参祛风丸、连败丸、升角丸、蜈蚣脱毒丸、解毒百令丸、消风丸、茴风丸、全蝎软膏、疏风软膏、三黄止痒散、消瘀软膏、紫草生肌搽剂、通气散等10余种院内自制中药,应用于湿疹皮炎、带状疱疹、银屑病、掌跖脓疱病、疖肿等多种皮肤病的治疗,中药痤疮、黄褐斑面膜以及固发生发洗剂疗效突出。中医特色外治疗法,针刺、刺络拔罐、梅花针、耳针、火针、游走罐、中药塌渍、中药熏蒸、穴位敷贴、穴位埋线、穴位自血疗法、艾灸、热奄包等中医药特色综合治疗手段以及窄谱紫外光疗法、O3水疗、CO2激光、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红蓝光治疗仪、电子皮镜、真菌检测仪等物理疗法及设备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病程。火针疗法、耳针、针刺、穴位注射、穴位敷贴、肌层埋线(穴位埋线):是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消瘀散结,止痛止痒,调整脏腑,可以有效地调节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状态,进而达到治愈或者缓解疾病的目的。刺络拔罐、梅花针、游走罐、艾灸:具有驱寒除湿,通经活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拔毒泄热,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中药塌渍、中药熏蒸:通过药物及加热可使机体气血通畅,舒经活络,消肿止痛止痒,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平衡代谢,改善亚健康。刘拥军,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药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学术地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皮肤病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皮肤病学后备带头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名中医,黑龙江省卫生计生专业技术高层次优秀人才,黑龙江省中医皮肤科知名专家,龙江名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先后师从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玉玺教授及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社会兼职: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美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美容皮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肤性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理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委、《中国烧伤疮疡杂志》常务编委,省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黑龙江省委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学术研究:主要从事中医皮肤病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课题多项,其中"中药复方二白洗剂治疗掌跖脓疱病的实验研究"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中药银消颗粒治疗银屑病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获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治病症:在临床上充分运用中医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中西医疗法相结合治疗皮肤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1、采用特色中药及方法"扶正祛邪固本",调节免疫功能紊乱,治疗过敏及免疫功能低下。2、对银屑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湿疹、荨麻疹、激素依赖性皮炎、过敏性紫癜、血管炎、多型红斑、日光性皮炎、掌跖脓疱病等)避免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运用特色院内制剂,廉价效优,副作用少,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理论。3、对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疾病(带状疱疹、扁平疣、寻常疣、疖痈、丹毒、体癣等)中西药并用,疗效可靠,并发症少。4、对皮肤附属器疾病(痤疮、脂溢性皮炎、黄褐斑、斑秃、白癜风等)辨证施治,内外治并举,药物与针灸治疗结合,疗效显著。马天明,皮肤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学术地位: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医外科分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络病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及美容分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疑难杂症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治未病与亚健康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专科专病诊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免疫疾病分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及在研省部级、厅局级课题5项,发表科技核心论文11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及著作4部。研究方向及专长:研究方向为温病及络病理论在皮肤科上的应用,临床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病,突出中医药治疗辨证施治、长于治本、毒副作用较小等三大优势在皮肤科上的应用,主治病证包括:湿疹、痤疮、带状疱疹、银屑病、白癜风、激素依赖性皮炎、荨麻疹、扁平疣、脂溢性皮炎、掌跖脓疱病、过敏性紫癜、斑秃、脂溢性脱发等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等。2009年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了"滋阴祛湿热法治疗阴虚湿热型湿疹的临床辨治思路研究"的论文报告,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明确提出了阴虚湿热型湿疹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治则、方药,在2012年博士毕业同年7月,国家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这本教材中湿疹增加了"阴虚湿热型"这一新的临床辨证分型。

皮肤科病房医生

(0名医生)
皮肤科病房暂无出诊医生

皮肤科病房锦旗墙

锦旗皮肤科病房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