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康复科一病房

国家重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康复科一病房,成立于200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药理基地脑血管专业基地,黑龙江省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康复科一病房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临床科室。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建设专科,2011年8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合格,直接进入"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2年3月被批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康复科一病房现有医护人员16人,医生8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博士学位者1人,博士在读2人,硕士学位者5人。病房现有开放性床位59张。作为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中医康复学硕士点承担着着研究生、本科《临床康复学》、《康复医学》、《中医养生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工作。本科室先后承担科研课题三十余项,获得科研成果及奖励共计10余项。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诊疗范围】我们采用中医传统针灸、推拿、中药疗法结合先进的康复治疗模式治疗中风病偏瘫(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脊髓损伤、痴呆、延髓麻痹、失语症、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损伤、帕金森病、格林巴利(吉兰巴雷)综合征、慢性疼痛康复、亚健康状态、抑郁症、肥胖症、失眠、头痛、耳聋、耳鸣、压力性尿失禁等疾病,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特色优势】1.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针对中风病的各个时期及并发症采用中药、针灸、理疗、康复综合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特色疗法: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抗痉挛针法、眼针疗法、温针灸疗法、穴位埋线、电鍉针罐、中药塌渍、穴位中频电刺激、神经阻滞、良肢位摆放、康复功能训练。2.延髓麻痹(摄食—吞咽障碍)的治疗:项针结合吞咽功能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特色疗法:电项针、舌针、浮针、吞咽功能评定、吞咽功能训练、球囊扩张术,局部低频电刺激。3.脊髓损伤、格林巴利综合征、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采用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方法治疗脊髓损伤及其并发症。特色疗法:夹脊电针、膀胱围刺、膀胱压力、容量测定、间歇性导尿技术、康复工程、功能性电刺激、穴位注射法、肌力训练、穴位中频电刺激。4.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病、软组织损伤:应用针刺、推拿、艾灸、浮针结合康复训练及物理因子疗法促进组织修复、改善关节僵直、减轻疼痛,恢复功能。特色疗法:针刺、拔罐、放血、温针灸、浮针、穴位埋线、蜡疗、中药塌渍、康复训练等。5.压力性尿失禁:加强神经调控,促进盆底功能重建。特色疗法:针灸、浮针、穴位电刺激。【专家介绍】1.邢艳丽,硕士,教授。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附属二院康复一病房主任,康复临床教研室主任,黑龙江省名中医,"龙江名医"获得者。中国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针灸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三十余年的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特别在中风病的治疗上,根据中风偏瘫病人临床表现的三期不同特点,打破传统的针刺取穴方法,创立了中风偏瘫针刺治疗新模式,提出不同的取穴方法和针刺方法以及中风偏瘫三期针刺辩治规范。在针药结合治疗郁症,针刺与中频电刺激治疗张力性尿失禁方面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近五年来获中国针灸学会省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3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2项。先后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编,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3部,参加了《康复评定学》、《传统康复方法学》等7部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主治范围:脑中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面瘫、吞咽困难(延髓麻痹)脑供血不全、高血压病、尿失禁、失眠、抑郁症、焦虑症等。2.张立,女,副主任医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康复科病房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黑龙江省首届青年名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青年名中医培养对象。现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黑龙江省康复学会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常委。多年从事中医康复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厅局级课题研究10余项,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一等奖(进步)1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先后在《针灸临床》、《针刺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编著医学论著8部,其中担任副主编4部,参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临床康复学》、《康复医学》、《社区康复学》、《针灸学》编写。采用独特的针灸、埋线、浮针、自血、中药、理疗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脑出血、脑梗死)、痴呆、面瘫、吞咽困难、脊髓损伤、眩晕、头痛不寐、肥胖、颈肩腰腿痛等病疗效显著。3.关莹,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黑龙江中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第五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运动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养生康复学》编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专科秘书。先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主持、参与教学、厅局级课题10余项,其中课题"针康法治疗脑卒中技术规范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获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一等奖(进步)、"脑卒中针康治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出版学术著作2部,参编"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养生康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任编委。采用传统的中医针灸、推拿、中药、埋线等治疗方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在认知障碍、中风偏瘫、脊髓损伤、抑郁症、失眠、肥胖症、延髓麻痹、颈腰椎病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在神经系统常见病和疑难病的针灸、康复治疗中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针康法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等,及脊髓损伤导致的截瘫或四肢瘫等疾病,形成了既具有鲜明中医特色,又符合现代医学理论,临床疗效确切的综合治疗体系。

康复科一病房医生

(16名医生)

康复科一病房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