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一、专家介绍滕秀英,女,康复二科主任,主任医师,针灸推拿学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内科博士后出站,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校名中医。学术地位:《中华医学百科丛书》中医康复学卷编委;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常务委员理事;黑龙江针灸学会理事;黑龙江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理事;黑龙江康复医学会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中医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癫痫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委员教学科研:曾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主持及参加科研项目9项,其中《针灸抗大鼠实验性脑缺血急性损伤作用的研究》获1999年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脑髓再生丹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2004年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面向21世纪,培养中医针灸推拿竞争型、外向型高素质创新人才》获2004年黑龙江高等教育规划课题一等奖,《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技术操作规范及疗效评价》获2007年黑龙江省高校技术一等奖,《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技术操作规范及疗效评价》获2008年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在研课题为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2013年及2014年主持的《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分别荣获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治病症和医疗特色: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各期康复、延髓麻痹、眩晕、头痛、耳聋耳鸣、面神经炎、带状疱疹、颈腰椎病、脊髓损伤、尿便障碍、帕金森、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从事中医针灸康复的临床工作近3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充分发挥针灸和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并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的方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各种疼痛性疾病。1、采用拮抗针法、头穴丛刺结合PT、OT等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能极大地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采用电项针结合头针疗法治疗延髓麻痹,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区分为真性和假性延髓麻痹,并分别采用不同的针刺穴位对症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发音功能得到极大改善和恢复。3、采用眼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眼震,眼外肌麻痹等难治性疾病,修复眼神经,改善眼肌瘫痪,恢复眼球自主运动功能。4、采用电项针结合头针疗法治疗眩晕,改善椎-基底动脉和迷路动脉的血液循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眩晕症状得到极大改善和恢复。5、采用电针疗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轻组织水肿,促进神经断端的再生,缓解患肢的疼痛,改善患肢的功能。6、采用电针疗法治疗排尿障碍,针对尿失禁和尿潴留分别采用不同的针刺穴位进行治疗。对于尿失禁患者以会阳、肾俞为主穴进行电针治疗,可以兴奋交感神经,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促进尿道内、外括约肌收缩,从而抑制排尿。对于尿潴留患者以次髎、中髎为主穴进行电针治疗,可以兴奋副交感神经,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抑制尿道内、外括约肌收缩,从而促进排尿。7、采用夹脊电针疗法治疗颈椎病,解除局部肌肉痉挛,减轻局部组织椎体增生物、椎间盘突出物等对椎动脉、神经根及颈部交感神经的直接或间接的压迫刺激,从而改善头部供血,改善颈部不适及头、颈、肩、臂、手的疼痛或感觉异常。8、采用夹脊电针配合围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以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减轻瘢痕形成,促进皮损愈合。9、夹脊电场疗法治疗脊髓损伤,针刺夹脊穴并上下连接通以适当电流,可以改善脊髓供血,抑制继发性损害,促进损伤的脊髓神经再生。10、夹脊电针治疗非肿瘤性顽固性膈肌痉挛,利用膈肌所在神经阶段选取三组夹脊穴,运用适当电针波形,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效果显著。刘波,女,康复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中西医结合博士后在站,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地位: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康复临床教研室副主任,中医康复学科后备带头人,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教学科研:2004年毕业后,就职于中医大二院康复病房。其一直从事针灸、康复及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讲授康复医学、刺法灸法学、人体发育学、康复临床学四门课程。主持和参与厅、局级科研课题数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国家统编教材四部,其中三部是十二五规划教材。主治病症: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脊髓损伤、面神经炎、吞咽困难(延髓麻痹)、高血压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康复科二诊室医生

(8名医生)

康复科二诊室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