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岁月嬗递,时光荏苒,利辛县人民医院走过了53年的光辉历程,回顾往昔,从最初的几间旧瓦房到现在的高楼林立,从当初只有几十人的建院团队到现在的上千名在院职工,从最简陋的听诊器、叩诊锤到现在的各式各样的高精尖医疗设备,53年间一代又一代的县医院人为医院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近些年,大到医院,小到科室,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各科室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迎接三级医院的评审工作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我们的"大影像"应运而生。2016年院领导整合原CT室、MR室、放射科,成立利辛县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大影像"成立以后,短短2年多的时间,我院影像中心进入了飞速发展时代。影像中心现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4人,其中在读研究生4人,本科学历23人,绝大部分医师都曾进修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省立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为了加快科室发展,科室制订了"科内人才培养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岗位轮转,让同志们成为"多面手"流动起来,依靠传、帮、带效应,缩短培养周期,尽早成为一名合格的影像科医生。影像中心现拥有飞利浦1.5T高场磁共振、东软128排螺旋CT、西门子16排螺旋CT、普兰梅德钼靶机、西门子平板DR及数字化平板胃肠机、万东数字化透视机等一批国内外先进机型。2017年大型医疗器械检查人次上升了20%,影像中心总收入为4000万元,较2016年以前年翻了一番,创历史新高。大型医疗设备阳性率均高于国家要求的同级医院水平。自影像中心成立以来,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成为科内头等大事。2年多来院、科领导带领技术骨干东往舟山、西至郑州、北上首都、南下武汉,正是我们谦虚好学的态度打动了那些业界精英,在他们的无私的帮助下,我们收获了肺部低剂量CT筛查在早期肺癌中的应用、CT引导下肺结节弹簧圈定位术、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心脑血管CTA造影检查、下肢深静脉造影、乳腺钼靶及MR检查直结肠癌术前分期评估、宫颈癌术前分期评估、高危妊娠胎盘和胎儿的MR诊断、卒中患者MR脑灌注成像评估缺血半暗带、肿瘤患者MR波谱分析肿瘤复发及良恶性鉴别等一项项喜人的硕果,其中CT引导下肺结节弹簧圈定位术、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荣获医院"新技术新业务评选"特等奖和优秀奖。影像中心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并举办市级继教学习班,扩大在亳州地区的影响,多次参加皖北地区读片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勤学苦练,是我们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生存的不二法门。为此,科室制订了"月、周、日业务学习方案",即每天晨读片,前一天的疑难病例经全科讨论后方可出具诊断报告,确保正确诊断率;每周二例会后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专人PPT展示来学习专业前沿知识,与国际接轨;每月病例随诊后再总结,每月安排专人随诊病例,影像诊断与病理相对照学习,梳理诊断要点,明确诊断思路。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领域的难点所在,很多三甲医院影像诊断也仅仅局限于"肺部感染性病变"的这个层面,不能对炎性、病毒、真菌做进一步的分析,范瑜主任于2016年在"肺部呼吸影像联盟"的会议上听到了专家们的精彩发言,深感在呼吸感染影像中需要提高的地方很多,邀请"肺部呼吸影像联盟"的盟主——袁怀平老师每月来我院进行讲座,解决了我们肺部感染影像诊断的难点,课后联合临床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为影像和临床的诊断水平共同提高而不懈努力!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影像中心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快速进步,但是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们目前还做不到按人体系统进行专业学组的划分,所以不能在影像亚专科学组做到更精更深的研究与探索,仅仅开展日常工作,我们将不忘初心,知难而上,将影像中心打造成亳州地区有知名影响力的科室,为医院在三级创建的蓝图上添上亮丽的一笔。
影像中心医生
影像中心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