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基本概况|--------------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成立于1950年,历经几代人的奋斗,坚持传承与创新,已成为集血液体液、生化、免疫、微生物、分子检验等众多亚学科为一体和一院多区的临床实验诊断学“医教研”协同发展新高地,是上海市乃至全国最早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的医院检验科之一。检验医学科作为上海临检中心临床生化和临床检验学的参考实验室,同时也是国家卫健委临床药理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成为上海首个教育部“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博士招生点;2005年糖化血红蛋白检验项目获得NGSPlevelΙ实验室认证;2006年1月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通过美国病理学会(TheCollegeofAmericanPathologists)认可的国际标准化医院检验科;2006年获批首批国家卫健委检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1年获批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2年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2019年获得上海市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腾飞计划);2020年荣获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21年成立国内首个三甲医院脑脊液检验中心,并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医疗团队”称号;2022年获得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最美服务窗口”;2023年获得第七届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24年获全球卓越医疗奖UnivantsofHealthcareExcellence(中国唯一)。(复旦版)全国检验医学专科声誉和专科综合排名已连续9年位列前十。检验医学科目前是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副主委单位、上海市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会长单位。|学科带头人|--------------关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心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第八届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基因诊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产医融合战略咨询委员会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会长、担任ClinicaChimicaActa副总编辑、《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副总编辑、《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副总编辑、《检验医学》副总编辑等。曾获得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以第一完成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在CellDiscovery、ACSNano、JHematolOncol、ClinicalCancerResearch等国际刊物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2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项,已成功转化2项,其中1项专利获得转化为III类医疗器械证,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作为主审/主编/副主编的《分子诊断技术及临床应用》、《脑脊液检验与临床神经病学》等论著13部,主要起草国家行标、指南3部。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以及肿瘤转移和浸润的机制研究。|临床学科特色和开展项目|--------------检验医学科采取多院区同质化管理模式,分布于华山医院总院、虹桥院区、宝山院区、浦东院区和江苏路分部,已开展检验项目600余项,科室高度注重学科建设,包括智慧实验室建设特色检验平台创建和临床科研融合创新,聚焦在重大感染性疾病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及病原体耐药机制研究,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标志物筛查及脑膜转移机制研究等,助力中枢神经系统和感染性相关疾病等临床诊疗。近几年开展上海市首家、限制类新技术等前沿新项目超过100余项,包括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脑脊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学快速现场评价(ROSE)、玻璃体细胞学检测、BRCA1/2基因突变检测、质谱法激素和药物浓度检测、新凝血四项等特色项目。形成以脑脊液检验、血栓与止血检验、质谱检验、流式检验、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检验为特色的五大特色检验,并将检验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AI)技术,打造数智实验室质量管理实践基地,“构建数智化并管方案,多院区协同优化服务”获2023年改第八季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华东赛区优秀案例。在脑脊液等体液脱落细胞学、玻璃体细胞学等项目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除此以外,研发骨髓增殖性肿瘤检测、脑脊液液体活检等自建项目,为临床提供疾病的基因诊断,助力患者的个体化医疗。|教学情况|--------------1984年检验科原主任倪赞明教授在原上海医科大学参与创建成立了医学检验系,由我科支援骨干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同时在校内建立了“临床诊断学与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点。1995年成为上海首个教育部“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博士招生点,曾获复旦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现有3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国家卫健委检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负责人为关明教授,获2023年度华山医院优秀教学主任,及2022、2023年度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优秀导师。科室每年举办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华山检验创新论坛和JournalClub科研讲座,并不定期邀请院士、杰(优)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内外学者为检验科青年骨干开设专题讲座,承担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诊断学》临床医学和MBBS英语班示教课程带教任务;开展进修生、实习生带教任务。在教学方面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丰富的经验。从上世纪50年代建科开始,承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实习生的带教任务,在教学方面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丰富的经验。2006年通过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评审组专家的严格考核,2014成为国家卫健委上海市首批专科医师—检验医师培训基地。每年招收进修人员30-40名,定期举办进修医生学生论坛,互帮互学、教学相长。|科研情况|--------------在科研创新方面,团队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与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聚焦在重大感染性疾病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及病原体耐药机制研究、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标志物筛查及脑膜转移机制研究、肿瘤新型标志物挖掘及诊疗一体化研究。近5年先后牵头申请到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2022)、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市科委、市卫健委等20余项课题。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于CellDiscov、EBioMedicine、Chem.Eng.J、Theranostics等国外SCI收录杂志文章150余篇,国内杂志逾百篇。科室成员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卫健委银蛇奖、上海市医务青年管理十杰、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卫健委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杨帆计划”、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计划、上海市优秀发明金、银奖、复旦大学十佳医务青年、十佳医务工作者、十佳医技工作者等,并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我科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不断提高学科和科研竞争力。以科技型创新为引领和支撑,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大力促进临床与基础学科的发展交流,科室积极承办院士与检验青年专题讲座、临床新技术交流研讨会等可为检验医师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指导与培训。|援边援外,彰显红十字和华山精神|--------------科室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华山医院援外医疗队等,曾先后派出4批科室骨干参与支援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在中德野战医院进行战地实验室检测和治水任务;2017-2019年间先后派出3批同仁远赴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参与援建瓜达尔港红十字博爱医疗急救中心,承担援外实验室检测任务。2020-2022年间先后派出骨干逆行武汉、奔赴北京、驰援新疆、支援四川等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指导思想下,科室作为上海市四家公共核酸实验室之一,承担了包括上海市新冠核酸紧急筛查任务、临港方舱医院、静安区核酸大筛查、进博会保障核酸检测等在内的各种任务,新冠疫情期间助力筑牢全市疫情防控屏障。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彰显华山红十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