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基本概况/科室历史|--------------1991年7月4日,倪泉兴教授完成了我院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后,带领姚琪远教授开展了普外科其他病种的腹腔镜手术,于1998年成立了“微创外科专业组”,姚琪远教授为带头人。随着微创技术的逐渐成熟及广泛应用,团队确定了以疝与腹壁外科、减重与代谢外科为主要方向,于2023年7月4日成立:“肥胖疝外科”。团队成员:主任1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双聘教授3名、博导3名,在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9名。2000年,姚琪远教授赴德国学习了腹腔镜下疝修补技术,回国后逐步开展了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团队将专业重点聚焦于“疝与腹壁外科”,并进一步开展了腹腔镜下切口疝、造口旁疝及盆底疝修补术;以及胃食管反流病、产后腹直肌分离、腹壁肿瘤及后腹膜肿瘤的微创治疗,2010年开启了各类疝的“日间手术”治疗模式。2010年,针对国内日益增多的肥胖与代谢性疾病发展趋势,加上减重手术微创技术的成熟,华山微创外科团队开始聚焦于这一新兴的外科学领域。姚琪远教授在美国麻省总医院学习微创及减重手术技术与围手术期管理后,带领团队,以“肥胖与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减重手术缓解代谢性疾病的机制为科研突破口,以微创手术治疗肥胖与代谢性疾病多学科合作为诊疗模式”,组建了包括微创外科、内分泌、麻醉、临床营养、复旦大学睡眠障碍诊治中心、神经、心理、运动康复、消化、心血管、呼吸、泌尿、整形、放射影像、超声及护理等学科的专家共创多学科诊治平台。|学科特色|--------------团队拥有独创的解决疑难疝病技术——Lap-re-Do造口旁疝修补技术,并写入“国际专业书籍”,参与了“国际腹壁疝治疗指南”及多项“国内腹壁疝治疗指南”的制定。立身微创使团队不断精益求精,创伤更小、康复更快,在开放腹股沟疝修补的基础之上改进,形成独到的“LAMP”技术。基于对疝病的巨大贡献,成立了国内首个依托高校的“复旦大学疝病中心”,“华山疝病”品牌在业内及百姓中得到了认可。肥胖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多学科平台的建立,集临床、科研、教学、科普宣教于一体,充分发挥了各学科的优势,参考国际先进的治疗理念,结合亚洲人群的特点,中心制定了适合国人的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一体化治疗方案,采取行为学指导、饮食干预、药物治疗、中医中药介入、运动康复助力等措施,严格筛查,主张胃袖状切除手术作为首选/计划性手术,再以是否存在反流为基础,对复胖、减重和/或代谢性疾病缓解不佳等分别处理,选择胃底折叠加胃大弯折叠术或胃底折叠加胃袖状切除,胃袖状切除+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SADI-S)等治疗措施。|教学情况|--------------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科室重视教学工作,多年参与上海医学院留学生、研究生及本科生《微创外科新进展》、《腹外疝》、《减重与代谢外科新进展》、《腹腔镜疝修补术》、《肥胖与反流》等授课与床旁带教,针对未进入临床的医学生开设“培养未来减重大师”的临床体验活动,同时也对进修医生及国内同道开设了“当肥胖遇见反流”、“长江日间疝论坛”、“长三角减重代谢外科论坛”等继续教育项目,获得了一致好评。|科室荣誉|--------------精益求精,携手并进,团队在业界享有较高声望与学术地位,目前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肥胖与糖尿病医师委员会、胃食管反流病诊治委员会、造口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微创联盟副主席单位;亚太疝协会执行委员单位及国际腹壁与造口外科联盟主席单位;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减重与代谢外科学组组长单位、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副组长单位。也是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外科培训中心、中国减重与代谢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肥胖代谢外科培训中心及亚太疝外科卓越中心。|科研情况|--------------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团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优青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项目2项及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卫生局项目1项,发表40余篇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0分)、近百篇权威期刊论文,拥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2余项,成功转化1项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