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麻醉科

国家重点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一、学科简介天津市南开医院麻醉科的发展历程:1958年成立外科手术麻醉组1981年正式组建麻醉科2008年授予麻醉硕士点2015年授予麻醉学博士点2015年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2016年天津医科大学“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2020年麻醉科和重症医学科实行统一管理历经半个世纪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麻醉学科,总体水平在国内处于先进地位。本学科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二级学科,下设临床麻醉、重症医学和疼痛诊疗。天津市南开医院麻醉科拥有一批业务精良的学术骨干,是一支由老中青组成的人才梯队,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科带头人余剑波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全科成员的共同努力,已经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学科。现有职工36人,医生30名,护士6名,其中博硕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4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1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1人、二层次2人、三层次1人,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1名,博士7名。南开医院麻醉科目前是天津医科大学和南开大学麻醉学硕、博士点、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后流动站点,天津医科大学“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目前是中华麻醉学会委员和中西医结合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专委会和科研院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麻醉与脑功能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中西结合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天津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候任主委)以及天津卫健委麻醉质控中心副主任单位等。目前本学科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主任医师、教授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天津市高校领军人才1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人选1名、第二层次2名、第三层次1名,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一名。科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西医结合危重症器官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机制及调控。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人才基金等各类资助共计23项共计1400余万元,目前在研科研项目17项(国家级8项),在研科研基金82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共6项(其中一等奖为第一);天津市科技成果鉴定6项,其中1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编专著8部,参编、译专著10余部;截止目前,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著220余篇,SCI收录期刊RedoxBiology、Anesthesiology等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11.799。二、科室荣誉麻醉科连续6年被评院级先进集体和先进党支部,多人次获得“好医生”、“好护士”等称号,3位职工家庭获得了“天津市最美家庭”称号,同时科室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局级“青年文明号”和“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三、科室临床特色(1)麻醉门诊(除痛与软组织):率先在天津市开设了第一家麻醉门诊全年无假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方法采用中西医相结合,治疗临床各种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麻醉科除痛门诊开展治疗:1、三叉神经痛2、颈椎病:颈源性眩晕症、颈源性背痛等3、癌性疼痛4、带状疱疹、顽固性神经痛5、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6、肌肉软组织炎性痛:肩周炎、腱鞘炎、膝关节炎等(2)麻醉门诊:开展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ERCP等技术,建立手术室外麻醉一体化管理标准与规范。天津市南开医院是以中西医结合为亮点的全国重点的急腹症专科医院,ERCP治疗也是本院重点特色,病人的麻醉有如下的特殊性:1.高龄病人比例高,对麻醉药的耐受性差、个体差异大。2.常有重度黄疸,对麻醉药较敏感迷走张力也高,易造成循环不稳定。3.手术治疗时间长,且为俯卧位,所以呼吸道管理很困难。(3)目前开展的麻醉和管理技术在国内外达到先进或领先水平!1、脓毒症脏器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机制及调控(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2、围术期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脏器保护(国内领先)3、围术期穴位刺激治疗(国内领先)4、围术期体温监测与保护(国内领先)5、高龄(最大达97岁)、极度肥胖和腔镜手术的麻醉和管理(国内领先)6、支气管介入手术的麻醉与管理(国内领先)7、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麻醉与管理(国内领先)8、开展B超技术(国内领先)(4)麻醉术后恢复室(PACU):PACU是由麻醉医生、麻醉复苏室护士对术后病人进行精心监测,专人护理,及时治疗和纠正病人苏醒过程中的生理紊乱,是手术结束后病人安全回到病房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继续治疗直至病人的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的特殊病房,它的建立和完善,大大提高了病人手术后的安全性,同时也是衡量现代化医院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医疗设备麻醉科拥有较先进的麻醉机、多功能心电气体监护仪、血气电解质代谢监测仪、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护仪、神经刺激仪、纤支镜、B超、除颤仪、保温毯等,这些先进的设备的应用使麻醉科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麻醉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本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神和“规范、创新、发展、提高”的宗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断推进科室的发展,以更加良好的服务态度,高尚的医德医风,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环境,竭诚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五、科主任情况余剑波,男,53岁,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届天津名医,天津“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和创新团队带头人,天津高校学科领军人才。现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副所长、麻醉科和重症医学科主任,兼任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成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科研院所工作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专委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十二、十三届麻醉学分会委员及中西医结合学组副组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麻醉与脑功能分会常委、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重症专委会主委、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主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发起人,天津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委(候任主委)、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与镇痛专委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以及9种SCI收录期刊编委和审稿专家等30余种职务。主要研究方向危重症器官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机制及调控。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共6项(其中一等奖为第一)。主编专著7部,参编、译专著10余部;截止目前,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著220余篇,SCI收录期刊RedoxBiology、Anesthesiology等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11.799。

麻醉科医生

(10名医生)

麻醉科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