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药剂科成立于1958年,2012年更名为药学部。药学部现为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全国临床药师学员培训中心及全国慢病合理用药治疗管理中心(MTM)。同时,加挂广州市临床合理用药质量控制中心,承担广州市临床合理用药质量控制工作。此外,也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广州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组长单位,承担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任务。目前,药学部占医院面积1800余平方米,共有技术人员101人,下设三大二级学科,有临床药学科、调剂科、配剂科。其中调剂科下设门诊西药房、住院药房、西药库、中药房、中药库;配剂科下设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临床药学科由精准医学基因检测平台、TDM及I期临床实验室(计划建设中)、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室、药学信息室、临床药学办公室、药学教研室等组成,拥有博士3人、硕士9人、本科2人。其中专职临床药师8人,分别在烧伤科、心血管内科、肿瘤内科、营养科、中心ICU、普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临床药学人员参与多学科会诊(MDT)年20余次,疑难杂症病例讨论年240余例次,科间会诊年300余次,基于TDM及药物基因组个体化用药指导年2000余例次。在学科带头人张述耀主任的带领下,秉承科学、严谨的综合治疗理念,积极开展药物疗效与毒性个体差异的药物代谢基因组学、药代动力学及药物代谢酶基因遗传缺失的系列研究,目前实验室拥有德国凯杰Q24MDX焦磷酸测序仪、ACQUITYUPLCI-Class串联质谱仪、ddPCR仪等主要设备,建立了高通量筛选药物代谢酶基因变异系统、多样化的临床药物基因组学相关前沿技术,可为临床实施个体化治疗提供包括肿瘤化疗药物/靶向药物个体化用药检测、肿瘤靶向药物继发性耐药监测、放疗个体化治疗检测、肿瘤预后检测、肿瘤负荷实时监控等)、遗传疾病与疾病易感性检测、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检测、优生优育相关诊断、小分子代谢物检测、血液病个体化诊断、感染类疾病诊断、神经类疾病诊断等分子诊断服务。近5年来药学部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主持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级课题5项及市厅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相关部门基金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3篇、国内专业核心期刊29余篇。荣获2016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获2019年广东省药理学会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作为主编单位编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并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全程化药学服务指引(2019年版)专家共识》的制定及参与编写国际《2019年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规范》。药学部目前共招研究生13名,在培养8名,研究生团队在国内学术会议上获得如下成绩:(1)2018年医学科学前沿暨第五届个体化治疗与抗肿瘤药物研究新趋向研讨会论文三等奖;(2)2018年第三届表观遗传与生物医药研究国际会议论文优秀奖;(3)2018年第十六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青年优秀"一等奖;(4)2019年三名研究生论文同时获得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19年全国学术会议"优秀壁报奖。近五年,药学部举办或参与主持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学术研讨会17次。常年与国内外知名医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不定期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业务精益求精,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合作关系有:汕头大学医学院、深圳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澳门大学、美国圣药翰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等高校及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国内知名医院)。现为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单位;广东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基层学组组长单位、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临床安全用药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广东省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中医消化肿瘤防治全国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单位、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基本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广东省药理学会药物警戒和药品再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广东省药理学会药物警戒联盟专家组副主委单位;广东省药学会、广东省药理学会理事单位。特色技术药学门诊开展业务:★提供个性化专业服务:对患者提供用药教育、咨询指导等一系列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提高用药依从性、预防患者用药错误。★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增强患者对药物的了解,使其能够正确使用药物,并追踪患者的用药疗效和安全,预约复诊。★建立患者电子药历档案:整理患者的目前用药,制作个人药物记录表,评价药物治疗情况与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问题,进行随访跟踪,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针对性用药:根据患者的需求,通过基因检测、血药浓度监测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用药。分五大方向:1、精准用药门诊:结合基因检测、血药浓度监测等,根据患者药物基因型、血药浓度、身体状况与疾病进展等多方面因素,帮助患者梳理、精简药物,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进行全程精细化用药管理,保障药物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涵盖肿瘤、抗感染、疼痛、内分泌、孕产、营养、心脑血管、抗凝等方向。出诊专家:张述耀主任药师、黄作君副主任药师、章小燕副主任药师、唐栩主管药师、古淑仪主管药师、梁珊珊主管药师、王宜文主管药师、林秀霞主管药师、王靖药师。(具体出诊方向及时间见药学部专家介绍。)2、慢病门诊为慢性疾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提供用药咨询和管理服务,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与防范,用药无效或疗效不佳原因分析等,提供用药期间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建议,提高患者的用药的依从性,降低慢性病的长期危害,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出诊专家:张述耀主任药师、黄作君副主任药师、章小燕副主任药师、唐栩主管药师、王靖主管药师、林秀霞主管药师。3、抗凝门诊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患者的用药咨询和管理。及时评估临床情况,指导药学监护,调整抗凝方案,在正确的时机给予患者最适合的药物剂量,维持最佳的INR水平,保证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切实全面实现抗凝治疗规范化、个体化、最优化管理。涉及药物包含:抗凝药物:肝素、华法林、那屈肝素、依诺肝素钠、达肝素钠、磺达肝睽钠、比伐卢定、利伐沙班。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替罗非班、替格瑞洛出诊专家:章小燕副主任药师:4、糖尿病门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1)血糖监控方案实施与目标制定;(2)常用糖尿病药物及胰岛素使用指导;(3)饮食指导,包括膳食结构评估、个性化饮食方案制定、膳食补充剂推荐等;(4)制定体重管理(减重、增重)计划、体脂管理等;(5)个性化运动管理,包括个体化运动类型的选择、强度、频率、禁忌等;(6)社会心理适应与指导;(7)糖尿病风险评估与糖尿病前期咨询。出诊专家及时间:黄作君副主任药师5、特殊人群用药门诊特殊人群包含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用药剂量调整、给药建议。出诊专家:张述耀主任药师、唐栩主管药师、梁珊珊主管药师、王宜文主管药师、林秀霞主管药师(具体出诊方向及时间见药学部专家介绍)

药学部医生

(0名医生)
药学部暂无出诊医生

药学部锦旗墙

锦旗药学部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