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津路部)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发端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成科于四十年代、成型于五十年代,发展于六十年代,进步于七十年代,成熟于八十年代,壮大于九十年代,而突飞于本世纪。上世纪三十年代,二医前身私立复合医院即在大荆州地区首先从英国进口1台移动式X光机,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有了进一步发展。六、七十年代科室业务已相当成熟,除开展当时常规各部位X线摄影外,广泛开展各种特检,范围包括几乎所有系统。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室在全市首批安装全身CT,成立CT室,除进行全身CT检查外,还开展了CT引导下的介入诊断与治疗工作。随着医院发展,先后更新换代第二、三、四代CT。本世纪以来又先后引进市内最先进MSCT,将CT应用提高到新的水平。继CT之后本世纪先是引进大型血管机,成立专业团队,广泛开展全身各部位各种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介入诊断与治疗,不少独立完成项目在市内首开先河。继之于2010年底医院再为科室引进大型检查设备—1.5T超导磁共振,除标准硬件及软件外,还配置了齐全的专用硬件及相关软件,除全身各部位常规检查外,可以广泛开展各种血管成像、水成像,功能成像等。目前放射科有各类医、技、护人员32人,拥有高级职称专家8人、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10人、赴日学成归国人员3人。科室老中青专家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除承担医院日常诊疗工作外,还承担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相关教学任务,是融日常诊疗与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影像学科室。仅近十年即独立或合作完成科研项目1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1篇SCI,4篇中华级期刊,其它主要发表于各类核心期刊。主编专著12部,副主编专著20部。科室设备门类齐全,主要有Fhilips(飞利浦)1.5T超导磁共振、IntegrisAllura、FD20大型悬吊式血管机两台、TOSHIBA(东芝)Aqilion40排16层螺旋CT、GE双层螺旋CT、SHIMADZU(岛津)胃肠机、KODAK(柯达)数字成像系统、KONICA(柯尼卡)和FUJI(富士)胶片成像仪,均为国际品牌设备。全科已完成全数字化,所有图像通过miniPACS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二医院影像科根据一院两地和历史业务用房,下设放射1科、放射2科、介入室、CT室、MRI室,科室人员流动,业务交叉,既保证专业骨干相对稳定,又满足全科人员业务全面发展。随着下一步科室业务用房调整,科室结构将适应其变化而调整。在医院重视和全院支持下,借医疗改革东风,下一个十年影像科将会在上一个十年突飞猛进的基础上更加不断发展,再创辉煌。

大放射科医生

(0名医生)
大放射科暂无出诊医生

大放射科锦旗墙

锦旗大放射科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