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小针刀简介:小针刀疗法1976年由朱汉章教授所创,并因此获得华佗金像奖、第三十七届尤里卡世界科技博览会金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鉴定会上,"针刀疗法"以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疗规范被界定为一门新学科,命名为"针刀医学"。并被录入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针刀医学》系列规划教材(共5本),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针刀疗法的主要工具是针刀。针刀是以针的理念刺入人体,在人体内又能发挥刀的治疗作用的医疗器械。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铍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针刀是针灸针和手术刀的融合,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因此,针刀既可以通过针刺手法起到针灸作用,又能在体内起到切割、剥离等手术刀作用。并且其切割剥离时产生的损伤很小。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小针刀医学的四大特点:简:治疗简单,无切口、不流血、病人痛苦小。便:应用方便,一枚针刀、一副手套,皮肤常规消毒即可施术。廉:费用低廉,治疗成本低,治疗费用低。验:疗效明显,一次见效,大部分三次治愈,有的一次即可治愈。小针刀医学实现的五大转变:1、将大量疾病从不治变为可治;2、将难治变为速愈;3、将开放性手术变为闭合性手术;4、将复杂治疗变为简单治疗;5、将损伤型、痛苦型治疗变为近于无损伤、无痛苦治疗。小针刀的应用指征:a、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b、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c、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d、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小针刀疗法为什么能治病?针刀治疗疾病是通过调节力平衡、调节动态平衡、促进补充和释放能量、促进体液循环和微循环来发挥作用的。针刀闭合性手术通过剥离粘连、松解挛缩、疏通堵塞、刮除瘢痕等方法消除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四大病理因素,恢复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因此凡是与慢性软组织损伤有关的疾病都可得到治疗。多数骨质增生是由于软组织变性所引起,软组织变性以后其力学状态发生变化,由于存在粘连、挛缩、瘢痕、堵塞,这种变化只会加强;通过针刀治疗恢复软组织的动态平衡,调整异常的力学状态,重新建立正常的力学平衡,骨质增生的根本病因也就不存在了。还有些疾病的真正病因就是局部病灶的能量蓄积或能量缺乏所致。比如,有一些组织受到损伤后,引起循环通道的阻塞和代谢物质的积聚,造成局部内压过高,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这时用针刀刺入病灶轻轻一剥,患者就会感到局部出现严重的酸胀,这是能量推动代谢物质向周围辐射所产生的感觉,病人立刻感到症状消失,这就是能量释放的原理。而有些损伤性疾病在修复过程中,局部软组织变性,这可以由局部的微循环障碍造成局部能量供应不足所致。此时用针刀治疗,即可使病变部位迅速得到血流的供应,补充了能量和营养,功能也就得到恢复。有些疾病的症状是由于体液循环不通畅引起的,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肿胀疼痛,用针刀将关节囊切开,囊内的渗出液就会迅速地流到囊外,症状立即缓解。许多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也是如此。有些疾病是由于局部的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部的微循环障碍使得该部位的营养和能量得不到供应,用药物来促进微循环恢复一般都比较困难,而用针刀在局部进行纵向疏通剥离或通透剥离,可以立即恢复血流,使病变组织得到营养和能量,疾病也就治愈。小针刀疗法的适应症:各种病变引起的颈肩腰腿等部位的疼痛;滑囊炎;各种腱鞘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皮神经卡压综合症;骶髂关节炎、肩周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骨性关节炎;项韧带损伤;胸锁乳突肌肌腱炎;冈上肌损伤;冈下肌损伤;肩胛提肌损伤;肱骨内上髁炎;髂腰韧带损伤;慢性腰肌损伤;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等。针刀医学的禁忌症有:1、严重内脏疾病或体质虚弱不能耐受针刀治疗者;全身或局部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者;2、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有重要脏器而在施术时无法避开者;3、凝血机制不良或有其他出血倾向者;4、高血压且情绪紧张者。针刀科医生简介:廖东山,男,湛江市第二中医院针灸科、针刀科主任,擅长小针刀、针灸、手法复位、理疗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滑囊炎、骨性关节炎、慢性颈腰肌损伤;各种腱鞘炎、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各种神经瘫痪病变的康复治疗等等。师从施晓阳教授(施晓阳教授为朱汉章老先生亲传弟子,被誉为"针刀界四大金刚",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华针刀学会会长,北京汉章针刀医院业务院长,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联系电话:18665798202
针刀科医生
针刀科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