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一、胸外科建科历史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开展胸部疾病外科诊断和治疗治疗始于上世纪50年代,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成立于1968年,历年是西南医科大学重点学科,现在是四川省重点学科,药物临床实验基地,西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点,成功开展四川省首例心脏移植术和连体婴儿分离手术。2014年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2015年获得胸外科专业医师规范化培训资格。二、科室现状科室现有编制床位80张,专科门诊量达10000人次/年,年住院病人2200人次/年,科室设备先进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仪,进口人工呼吸机,肺功能监测仪、除颤仪等先进仪器设备。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主治医生3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三、科室目前学术带头人科室目前学术带头人为蒲江涛教授(微创胸部肿瘤方向)。蒲江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胸外科现有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1名,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2名,中国医师协会微创胸外科第三届委员会1次,中国医师协会纵膈疾病专委会委员1名,四川省胸心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四川省食管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名,四川省胸心外科医师协会副会长1名,四川省食管癌专委会委员3名,四川省胸心外科专委会委员1名,青年委员1名,四川省胸腔镜专委会委员2名,川南胸心外科专委会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3名。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及医院等各级课题15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资助课题1项,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3项,四川省科技厅支撑计划资助项目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四、教学工作作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学也是医院的首要任务。胸外科专业是本校最早的院级重点学科、是本校最早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一直承担着研究生、本科生和留学生等各层次学生的胸外科专业教学工作,目前胸外科每年招收胸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每年接收云南、贵州、四川的进修医生。为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输送了大量品学兼优的优秀医生,为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创造条件,并促进川南地区胸外科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教育水平。五亮点介绍1、参加世界级食管癌、肺癌、气胸临床多中心临床研究食管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在中国68个研究中心我胸外科名立第三;带动我院食管癌免疫治疗研究研究病例全四川省第一,临床效果良好;围手术期食管癌免疫治疗加手术病历报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参加世界级肺癌临床多中心研究肺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在中国52个研究中心;由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杰院士主持;我胸外科主要负责外科单位之一;参加世界级VATS自主呼吸麻醉下气胸临床多中心研究,临床研究在中国12个研究中心名立第三;发表了全世界性VATS自主呼吸麻醉下气胸治疗共识为第四作者;气胸、食管癌基础临床等研究发表SCI文章8篇。2、微创加微麻为特色的单孔胸腔镜下治疗气胸、肺部良、恶性肿瘤等疾病,达到了快速康复;3、肺癌多学科诊断治疗团队(MDT),举办多次肺癌MDT论坛,每周星期三下午开设肺癌MDT门诊,青年团队获CSCO肺癌规范化诊疗MDT病例大赛四川赛区冠军;4、成立四川省第一个胸部肿瘤免疫治疗团队IO-MDT,运用于肺癌、食管癌、胸腺肿瘤及胸膜肿瘤,其中食管癌免疫治疗病例位于全省第一;5人工智能融入到胸外科门诊、住院部及MDT门诊中,提高了诊断水平人工智能与胸外科科微创技术的结合,提高了肺部结节的诊治率,明显的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的同时为患者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达到了快速康复;6微波消融;治疗晚期肺癌胸部肿瘤等;7将肺癌多学科诊断治疗团队MDT与CBL(病例学习)结合,加强对规培医师的综合性培训;六、科室服务理念口号责任、规范、关爱、创新。
胸外科医生
胸外科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