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骨科

省重点专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骨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于1972年创立,是国家教育部授权的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点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卫生部骨科内镜培训基地之一,是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微创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创伤骨科分会副主委单位,是"中国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临床研究首席单位"、"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批核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试点科室"、"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医学会粤港澳大湾区微创脊柱外科专科联盟主席单位"。是国家卫健委《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培训教材副主编单位、国家卫健委《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制定单位之一及广东省卫健委《限制类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省级质控方案》的编写单位。下设有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运动医学4个亚专科,分为天河院区2个病区、萝岗院区1个病区,同时设有1个脊柱侧弯中心,共131张床位。亚专科学科带头人及骨干发展情况:脊柱外科学科带头人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微创脊柱外科专家---全国微创脊柱外科"Top10"专家之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名医,我国微创脊柱外科领域的领军人才。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是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国家药监局"细胞类产品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神经疾病区域中心建设单位主任、中国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主任、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主任、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药监局"干细胞类产品监管服务体系构建重点实验室"主任。现担任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微创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微创融合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海西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等。团队骨干成员有教授/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7名,副研究员1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8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名,"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和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1名,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2020年援鄂医疗队队员1名。科室以微创脊柱外科为特色,以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为方向。全面开展各种脊柱微创技术,率先开展多项脊柱微创新手术,填补国内空白。同时,"中山三院脊柱侧弯中心"、"新苗脊柱侧弯中心"致力打造集脊柱侧弯普查、保守治疗(形体治疗、支具治疗、强化康复治疗)、手术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治疗策略。脊柱脊髓损伤研究方面: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牵头3项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均通过国家卫健委备案。目前已完成蛛网膜下腔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前安全性、有效性研究(ExperimentalCellResearch,2020),发表UC-MSC治疗早慢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方案(NeuralRegenerationResearch,2020),完成慢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短期临床随访等系列研究,证实UC-MSC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Cytotherapy,2020),目前正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细胞类产品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药监局"干细胞类产品监管服务体系构建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牵头制定"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行业标准",将为推动干细胞临床治疗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对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及其涉及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Neurology、MolecularTherapy、MolecularTherapy-NucleicAcid、StemCellResearch&Therapy、BioactiveMaterials、BiomaterialsScience等杂志发表相关SCI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微创脊柱外科研究方面:在亚洲首创轴向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xialLIF)术,在国内率先开展超声融合导航脊柱内镜手术(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NeurosurgerySpine,2020;UltrasoundinMedicineandBiology,Accepted),"显微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和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NeurosurgerySpine,2018;Spine,2020)得到了国际同行广泛认可,引领着国际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申请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近几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经费近6000万元。主编脊柱微创外科学术专著2部,是国家卫计委《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制定单位之一,2016年作为副主编单位编写国家卫计委《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培训教材,2020年作为牵头单位编写广东省卫健委《限制类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省级质控方案》,2020年牵头制定《广东省新冠肺炎下微创脊柱外科防控策略与建议》(2020年3月由广东省医学会发布);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山大学"芙兰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关节外科学科带头人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国医师协会膝关节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手术伤口管理学组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肩肘外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关节外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骨关节外科医师分会膝关节专业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协会骨科远程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泛珠三角区域运动医学联盟副理事长、粤港澳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关节外科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委,ArthritisResearch&Therapy、RegenerativeBiomaterials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专家。曾获"岭南名医"称号。团队骨干成员有副主任医师3名。近几年,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研究项目10余项,硕士生导师5名。科室以治疗复杂的关节疾病为特色,主要开展三大类关节疾病手术:初次关节置换、关节翻修术、保髋保膝相关手术。治疗的疾病主要包括: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先天性骨关节畸形相关疾病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关节纤维化的预防与治疗及金属假体周围纤维化的防治、骨科材料学、骨关节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关节纤维化及假体周围纤维化的预防与治疗研究方面:本研究团队长期探索关节及假体周围纤维化的发病机制,通过深入研究关节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以期望找到预防和治疗关节纤维化的有效方法。目前本团队以通讯/第一作者在JournalofMaterialsandChemistryB、RegenerativeBiomaterials、CellStress&Chaperones、ColloidsandSurfacesB:Biointerfaces、Experimentalcellresearch、FEBSOpenBio等杂志发表相关SCI论文2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17723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81802184)等基金的资助。同时将相关研究成果的理念用于临床实践、并申请相关专利旨在实现临床转化。骨科材料学研究方面:研发骨科新型材料治疗骨关节相关疾病,2018年起本团队参与生物仿生骨小梁骨块的研发,并探索其在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已获得相关研究资助经费30万元),参与研发骨科复合创伤修复的生物材料,探索起促进创伤修复的相关机制(已获得相关研究资助经费144万元)。近几年开展新型关节涂层材料研究预防关节纤维化、关节退行性变、关节感染、肿瘤等疾病,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StemCellResearch&Therapy.2019,RegenerativeBiomaterials.2019,JournalofCellularBiochemistry.2020,BiomedResearchInternational.2020,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2020。骨关节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研究方面:近1年,本研究团队围绕关节感染的初次关节置换和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关节翻修手术进行临床及基础研究,通过二代测序等新技术手段,指导制定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相关研究仍在进行中。近几年,本团队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相关SCI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级研究项目20余项,课题经费近2000万元;主编专著《髌股关节疾病诊断与治疗》;年均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或关节翻修手术300余例、复杂的髋、膝周围截骨保关节手术30余例、新治疗技术2-5种50余例。创伤骨科学科带头人是广东省医学会创伤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AO创伤广东省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分会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中国部关节外科学会首届委员会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中国部肩肘外科学会首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团队骨干成员有团队骨干成员有副主任医师3名,其中硕士生导师4名。成员担任广东省手外科功能康复分会副主委,广东省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创伤外科学会委员等。参与编写及翻译骨科相关专著4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加10余项省、国家级科研课题。学科以复杂的骨盆、髋臼骨折、复杂四肢骨折,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和功能重建,老年髋部骨折MDT治疗,神经修复及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技术,断肢再植,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为特色。能顺利完成复杂骨盆骨折及及四肢骨折的治疗;针对四肢大段骨缺损,通过膜诱导成骨技术、骨延长术等治疗,达到肢体重建目的,并获得良好疗效,处于国内技术前沿;对于各类四肢骨、软组织缺损,进行骨移植、皮瓣移植等修复,达到挽救肢体效果;完成胫骨横向骨搬运治疗远端糖尿病足,为糖尿病足治疗提供新方向。微创技术辅助治疗:本团队在关节镜辅助下,实施各种胫骨平台骨折、跟骨骨折等累及关节面的四肢骨折,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并探索不同部位关节内骨折微创辅助治疗,相关结果已应用于临床实践。老年髋部骨折MDT治疗:探索合并多系统基础疾病的危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通过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及康复科等多学科,制定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获得良好疗效,并在进一步探索及完善。神经血管修复相关研究方面:研究神经血管损伤后修复、再生及材料修复等,探索其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中的治疗作用,研究结果发已表于JournalofTissueEngineeringandRegenerativeMedicine.2020,AnnalsofPlasticSurgery.2020等。近几年,本团队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相关SCI论文5篇;参与编写及翻译骨科相关专著2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数篇。主持及参加多项省、国家级科研课题。年均开展复杂老年髋部骨折100余例,复杂的骨盆、四肢骨折手术50余例,新治疗技术20余例。运动医学学科带头人是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团队骨干成员有副主任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医学博士2名、博士后2名。科室以关节镜微创治疗四肢骨关节运动损伤疾病为特色,是卫生部第一批暨华南地区关节镜培训基地,广东省关节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要开展髌股关节疾病的诊治;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诊治;各关节韧带损伤的镜下修复;软骨损伤的修复;关节内骨折的微创治疗;关节感染性疾病的镜下治疗;关节滑膜炎症的清理;关节僵直的关节镜下松解。国内率先开展了多项运动医学创新技术:髋关节镜下髋股关节撞击的治疗、关节镜辅助下髌骨骨折、跟骨骨折复位固定术、肘关节僵硬镜下松解、肘关节镜辅助下尺神经松解、膝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腕关节镜下TFCC损伤修复、腕关节镜下正中神经松解、背阔肌转位修复巨大肩袖。主要研究领域为髌股关节疾病的诊治;髋、膝关节弹响病因、分型与微创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的微创治疗;人工半月板和肩袖损伤的材料研发。髌股关节疾病临床治疗方面:本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髌股关节疾病的诊治,掌握髌股关节疾病的不同治疗方式,并翻译《髌股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髋、膝关节弹响研究方面:本研究团队长期探索髋、膝关节弹响病因、分型与微创,国内早期开展髋关节外弹响臀肌挛缩的镜下松解,并首次提出关节镜下分型,指导临床手术;髋关节内弹响综合征提出关节镜下髂腰肌松解新术式;膝关节弹响提出一种致病病因,相关成果BMCMusculoskeletDisord2019。周围神经卡压微创治疗方面:本研究团队早期开展周围神经卡压镜下松解手术,使手术更加有效、微创,在大量手术病例基础上研发出正中神经、尺神经松解的专用套管,该研究成果可用于临床实践、正在申请相关专利,旨在实现临床转化。人工半月板、肩袖损伤的材料研究方面:研发骨科新型材料治疗运动损伤相关疾病,本研究团队从2011年起探索人工半月板、人工肩袖补片、人工球囊的研制,其中人工半月板项目获得2011年省科技计划项目《新型电纺丝复合细胞的仿生型人工半月板的研制》,项目编号:2011B090400079资助。着力研发新型个性化生物占位器,目前本研究处于造模、体外研究、专利申请、课题申报阶段,其顺利开展有望实现长期恢复肩关节生物运动力学稳定、维持肩峰下正常间隙,对于治疗难治性巨大肩袖损伤等肩袖关节病(CTA)具有重大的科研临床意义。利用干细胞及富血小板血浆(PRP)微创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十字韧带损伤,目前处于国家卫健委备案阶段,该技术的顺利开展有望为再生医学治疗关节运动损伤疾病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重要支撑。近几年,本团队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相关SCI论1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级研究项目10余项,课题经费近300万元;主编专著《髌股关节疾病诊断与治疗》、《肘关节外科手术学》、《实用儿童脑瘫畸形矫正手术学》、《腕关节外科手术学》;每年开展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肩袖损伤、髌股关节疾病、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等复杂运动损伤疾病300余例、新治疗技术2种20余例。

骨科医生

(9名医生)

骨科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