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由于专科特色鲜明,疗效显著,胃肠科2000年被评为医院重点专科,2007年,被评为青海省名科,2008年3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胃肠科充分利用藏医尿诊、舌诊、脉诊等诊断方法及藏医疗法,结合现代诊疗技术,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着明显的疗效。主治:消化不良、胃火衰败、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瘰疬、炭疽、急、慢性肠炎、胃绞痛、胃寒、隆病、虫症、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藏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藏医治疗胃肠道疾病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案。远古时期,藏族人民过着游牧生活,常食用生冷肉乳等食品,加上地处高寒,患胃肠道疾病很普遍,藏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摸索、积累、总结出了许多利用植物、动物、矿物等治疗胃肠疾病的方法,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藏医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藏医认为胃作为主要的消化器官,其实也是一一个容器,容量是有限的。-餐的固体食物应占胃容量的四分之二,液体占四分之一,还要留四分之一空间。如此才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才能起到保护胃的作用。胃病患者暴饮暴食或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均容易造成胃病复发或加重,藏药仁青常觉、坐珠达西对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仁青常觉以补脾益胃为基础,是陈旧性胃病的良药;坐珠达西有胃黏膜保护、解痉止痛、健胃助消化等功效,对因饮食不当,尤其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引起的胃肠绞痛、腹泻等疾病有良好的功效,是经典用方。青海省藏医院胃肠科经过多年研究,摸索出一套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他们在饮食调解的基础上,用安置精华散和佐太加以配制,另用十五味黑药散、佐志达协、仁青常觉等藏药治疗此病,有效率达99%,治愈率达85%。藏医特色疗法:1、灌肠疗法:灌肠法用药末加入油脂或肉汤制成药液,注入肛门灌肠,使病邪随大便排出,治疗腹部以下疾病的一种方法。在《月王药诊》中有专章叙述灌肠疗法。《四部医典》中专书两章,详细阐述灌肠法的理论依据及操作方法。另外,许多藏医名著中均介绍此法,延用至今。2、藏医催吐法:利用内服药物导致呕吐的一种疗法,适用于积食不化,胃中或上脘病积,误食毒物,血、痰充斥于胃、虫病,特别是呕吐痰涎等疾病。3、油脂疗法:是用食用动、植物油脂加药物,或外用涂擦、点滴身体的特定部位,达到治疗疾病、营养滋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4、艾灸疗法(金、银、铜烙):藏医最常用的外治疗法之一,是将艾绒根据病症不同,做成大小不--的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藏医常用的灸法有以下四种:(1)煮法:适用于慢性肠炎、胃绞痛等。(2)烧法:适用于胃寒、消化不良病等。(3)烤法:适用于隆病、虫症、大小便秘闭不通者。(4)拟法:所用艾柱较小,多用于儿童,惊痛时即可移去。5、药物治疗:来源于五行的药物与性味功效又有密切关系,土性具有强筋骨,增生体力,滋补强壮之效,可治隆病。根及根茎类药材大都属于土性。水性偏强的药物具有使饮食营养、血、肉、脂肪、骨、骨髓、精等七大物质聚和,增生肌肉之效,可治赤巴病。皮类和叶类药材属于水性。火性偏强的药物,具有促进七大物质基础成熟,助消化,促吸收,增生体热,荣润肤色作用,可治培根病。经多年整理和搜集古验方和老藏医经验方,在认识病理、药理的基础.上前后在的临床上应用了,二十-味寒水石散、十五味黑药卡塞散、八味野牛散等验方,在胃肠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达国内领先水平。在临床工作中使用清血降脂藏药的配套疗法和扩充血管及营养神经的藏药动态调整疗法。补"隆"降"培根"的平衡调节"三邪"的整体疗法等。专科采用藏医药物治疗萎缩性胃炎,慢性肠炎等,临床观察取得了显著疗效。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的同时严把药物质量关,拥有特色制剂仁青常觉大月晶凡,二十--味寒水石散;+五味黑药散等60多种成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