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临检中心成立于1959年,自中心成立以来一直从事临床检验及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经50多年的建设,无论是从设备还是人员方面均已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现已成为集临床检验、教学、科研和规范化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检验中心。人才梯队:检验中心现有检验人员48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占8%),中级职称22人(占46%);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占4%),硕士研究生12人(占25%),持有执业医师证人员14人(占29%),临床专业人员2人(占4%);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人员26人(占54%);人才梯队较为合理。为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检验队伍建设,本中心一方面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加强现有人员的技术培训,近几年通过送出去与请进来等方式,培训各专业技术人员达100多人次。派往北京协和医院、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北大人民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四川华西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地进修人员20人,包括:血液形态学、体液形态学、细菌学、院内感染、临床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信息系统等全方位内容。大型仪器上岗证培训11人,多数技术人员提高了实验技能,增强了业务素质,知识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先进设备:临检中心配备有各种大型生化、免疫、微生物、临检和分子生物学等设备近百台,包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流水线)、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化学发光分析仪、全自动酶免疫一体机、流式细胞分析仪、特种蛋白分析仪、血气分析仪两台、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血培养仪、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流水线)、尿沉渣分析仪、尿液干式化学分析仪、全自动血凝(流水线)、核酸扩增检测分析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为临床、新冠核酸检查,提供及时准确的结果。开展项目:现有临床生化、临床免疫(含临床分子生物学)、临床基础检验(含病房、门诊及急诊)、临床微生物、标本前处理组、标本采集组共6个专业组。目前,实验室占地面积共为2043平方米;其中门、急诊检验加采血室410平方米,病房检验加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1633平方米。开展肝功能、肾功能、心肌类、血脂类、电解质、风湿类、免疫类、传染性疾病的筛查、性激素、甲状腺功能测定、肿瘤标志检测、微量元素、细菌学培养及鉴定、临床血液学及形态学、各类体液常规及形态学检测、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HLA-B27及血液流变学、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及核酸测定等400余项,为满足临床需要,自2011年以来每年新开展项目约10余项。年均完成工作量3000余万管。特色项目:1、所开展的检验项目大多数建立了室内质量控制及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发现失控及时进行纠正,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临检中心制定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建立有一系列体系文件及标准操作规程,并根据国家标准及时进行修订。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及时制定了全套的有关疫情防控的程序文件及应急预案。建立了临检中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3、取得的成绩: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临检中心成为:国家863计划体外诊断技术产品开发重大项目临床研究实验室,“十三五”国家重点为研发计划临床研究实验室,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临床检验专业),自治区临床血液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分子生物学及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参比实验室参比实验室,自治区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临床检验学科骨干培训基地。中华中医药学会检验专业副主任委员成员单位,新疆医学会检验专业副主任委员成员单位。2011年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的认可准则》并连续通过5次的监督评审及3次的复评审。获得:自治区和新疆医科大学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医科大学“巾帼文明岗”,医科大学优秀基层党支部。涌现出一批业务能手,自治区的抗击疫情的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的抗击疫情的先进工作者,新疆医科大学巾帼文明标兵、医科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科研教学: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863子课题、自治区重大基金项目、自治区改革与发展基金项目、乌鲁木齐市重大科研项目、院内课题等多项,各类新药的临床研究近60多项;近3年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发表SCI论文3篇;参与全国高校教材编写、论著十余部。平均每年承担新疆医科大学各院校的授课任务达400多学时,带教临床实习学生约20人次左右,近几年共带教硕士研究生13人,各地进修人员约50余人次。主办国家及自治区继续教育学习班6期。临检中心本者“准确及时、科学管理、顾客至上、持续改进”的宗旨,为临床医学及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检验科医生
检验科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