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京积水潭医院

特需病房 (特需医疗/国际医疗部病房)

全国医院专科排行榜第1名
华北区域专科排行榜第1名
北京积水潭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一、科室基本情况(一)科室沿革特需医疗部成立于2004年12月,下设特需门诊、特需病房。特需门诊成立于2004年5月,特需病房成立于2005年1月。特需病房工作的医师均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著名骨科专家;护士由专业技术、服务理念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均优秀的人员组成。特需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除能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外,还能享受到温馨优质的护理。自科室成立以来,收治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其中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新西兰、克罗地亚、苏丹、刚果、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外蒙、港澳台等。金秋十月,硕果累累。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多元化就医需求,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职能科室的帮助下,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规划与筹备,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特需医疗/国际医疗部门诊与病房于2021年10月11日同时开放。新龙泽院区特需医疗/国际医疗部病房位于南楼13层,设有单人间及双人间,床位共26张。病房整合全院医疗资源,拥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疗专家团队,具有专业技术、服务理念和综合素质等方面优秀的护理团队,以患者需求为服务导向,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以及温馨的护理服务。(二)设备配置病区医疗条件先进,设备齐全。科室拥有多联机空调系统、直接蒸发式新风机组、网络医护对讲系统、先进的病房中央监护系统、多台电子监护仪、12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除颤仪、容积输液泵、防压疮气垫、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等设备。特需医疗/国际医疗部病房根据个性化的需求,配备有不同形式的病房,如单人间、双人合住的标准间以及带有客厅的高档套间等,为患者提供清净优雅宾馆式的入住环境,病房内电视、电话、冰箱、微波炉、宽带和洗浴设施等一应俱全。三院区均设有特需门诊,设施齐全、采用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配有绿色通道—专门的放射X光室、药房及收费处。(三)专业技术1、业务特需医疗部以骨科各科室为主,也面向其他各科室开放。特需门诊由专家教授级主任出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人才梯队特需医疗部下设中心主任1人,总护士长1人,护士长4人。医生团队由患者主管科室安排。特需医疗部中心主任为正主任医师、正教授、博士生导师;特需病房护理人员共计41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9人,护师22人,护士9人。本科学历26人,专科学历15人,其中具有学士学位6人。(四)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1、科研2014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一种医用引流液体测量罐。2、专著、论文参与编写了《实用骨科护理及技术》、《骨科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积水潭脊柱外科护理》、《积水潭创伤骨科护理》等多部专著,在全国核心期刊及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3、教学自2005年以来,承担北京积水潭医院护校、进修护士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见习工作。4、学术交流多次参与全国骨科年会、北京骨科年会、积水潭论坛及相关学科等会议。(五)应急救援事件完成2008年4月胶济铁路事故、2008年5月汶川地震、2010年8月伊春空难、2010年9月新疆车祸、2012年3月刚果爆炸、2014年6月长安街被撞交警、2015年6月新疆维恐特警受伤等医疗救助任务。(六)主要荣誉1、2005年5月以特需医疗部护士为主体排练及演出的英语情景剧《急诊室的故事》获得了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卫生局及北京护理学会颁发的一等奖。2、2007年特需医疗部荣获院级"青年文明号"。3、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全体护理人员负责奥运保障工作,因工作出色被北京市卫生局授予"第29届北京奥运会、第13届北京残奥会医疗卫生保障突出贡献"荣誉。4、2008年1人获得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卫生局、北京护理学会颁发的"奥运护理之星"的称号。5、2009年特需医疗部荣获北京市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状"。6、2011年特需医疗部荣获院工会授予的"优秀集体"。

特需病房 (特需医疗/国际医疗部病房)医生

(0名医生)
特需病房 (特需医疗/国际医疗部病房)暂无出诊医生

特需病房 (特需医疗/国际医疗部病房)锦旗墙

锦旗特需病房 (特需医疗/国际医疗部病房)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