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外科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已发展为脊柱病医院,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陕西省唯一的脊柱脊髓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986年研发了"螺旋式脊柱支撑器",填补了当时国内外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器械的空白。在学科带头人郝定均院长的带领下,1992年之后,开展了颈椎后开门技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一期稳定性重建术;发明了颈椎前路槽式钢板;1993年发明了单动式脊柱复位内固定器械。探索了胚胎组织联合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揭示了创伤性马尾神经硬膜疝及其病理改变、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为脊柱损伤康复治疗事业做出了贡献。1999年率先开展了全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脊柱侧凸,同年开展了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术。从2000-2003年相继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寰椎侧块内固定技术,以及枕颈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亦率先用于临床,开展后路一期截骨矫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开展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2006年开展En-Bloc技术治疗脊柱肿瘤。近年来科室先后应用孔镜技术以及通道技术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导航、机器人及3D显微镜等辅助技术提高了上颈椎、脊柱畸形固定技术的精准度和手术疗效。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急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评分分型及其骨不连症的分型。对椎体成形技术的穿刺点、穿刺方向、骨水泥的分布状态以及注入量进行了大量研究。脊柱外科始终重视医、教、研同步发展,围绕脊柱损伤治疗的关键技术研究先后研发了寰椎椎弓根弹性开路锥(2012年)、寰椎后路板钉系统(2013年)、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2013年)、经皮强力椎弓根复位固定系统(2015年)、可变向肾形椎间融合器(2014年),并进行了成果转化,在全国范围内应用于临床。目前脊柱外科已发展为红会脊柱病医院,分为颈椎、腰椎、微创、椎间盘与畸形以及退变与肿瘤五个病区,开放床位215张。共有医生74名,其中高级职称30名,博士、硕士生导师11名,博士45名,博士后11名,年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20名。年门诊量九万余人次,年手术量10000余例。科室每周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了解国内外本专业最新动态。近5年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170篇;连续5年在北美脊柱年会、欧洲脊柱年会等国际大会的发言居全国第一,并有3篇获最佳论文和1篇优秀论文奖;各级科研在研项目7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8项;获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主编专著5部,参与出版专著21部;获国家专利2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