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医学影像中心是合肥市第四周期、第五周期医学重点学科,合肥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安徽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单位,国家住院医师规培基地的协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及安徽中医药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该中心由CT、MRI、普通放射与介入放射组成,医、技、护人员34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2人,中级职称22人。各种影像设备配置齐全,拥有国际品牌设备:平板DSA、多排螺旋CT、高场MRI、DR、数字胃肠机、移动式DR、心电监护系统;配备乳腺钼靶、口腔全景以及尘肺检查的大型放射设备和配套设施。通过构建的PACS,保障了影像学检查和诊疗手段能够满足三级医院的临床需要,同时也有力的推进了相关临床学科的发展。近年来,科室医教研工作全面发展,开展了多项诊疗项目,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在国家级医学专科杂志的学术论文数十余篇,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和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目前,科室开展的项目有:(1)全数字化X线检查为临床提供较高质量的普放影像资料和诊断意见,其中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应用数字化成像和处理,在影像学检查中占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科室应用科研项目,带动和拓展了一批相关影像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2)多排螺旋CT检查具有成像速度快,丰富的三维信息,使血管结构清晰显示;应用三维重建,指导手术;检查时间短,满足老年、小儿及外伤危重患者的检查。(3)高场磁共振检查高场MRI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疾病诊断,特别对软组织,如颅脑、脊椎和脊髓、颈面部、纵隔、腹部、盆腔、四肢关节等部位的检查是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之一,所获得的图像异常清晰、精细,能够更早、更有效地发现病变。我院MR的新技术:①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类PET):类PET成像是当今磁共振的一项技术,而HDe平台独有的绿色梯度,成功克服了该技术原有的伪影及变形。②LAVA三维容积技术:实现了体部增强扫描中快速、容积、高分辨的和谐统一,不仅可以敏感发现早期病变,如小肝癌等,并能显示病灶的解剖细节和血液动力学特征。乳腺VIBRANT动态增强技术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③MRA血管成像:无需注射对比剂,即可行血管造影,显示头颈部血管,可发现血管狭窄和闭塞的部位;而增强CE-MRA技术可很好显示腹部及下肢动脉血管。④DWI、SWI、MRS、PWI、DTI等一系列功能成像新技术。⑤MRCP、MRU、MRM水成像技术;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技术。⑥垂体微腺瘤的动态增强检查技术及曲线。⑦MRssFSE单次激发技术在中晚期妊娠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4)尘肺病检查与诊断科室具有尘肺病检查与诊断资质,有安徽省尘肺病诊断鉴定专家以及国家、省级尘肺诊断医师多人,担负合肥市职防院的相关检查、诊断与鉴定。(5)口腔全景检查应用于口腔及颌面部疾病如炎症、创伤、肿瘤、正畸等的诊断,具有低辐射、高效率、数字化、智能化、操作简便等特性,极大的提高了诊断及治疗水平。(6)乳腺钼靶检查乳腺钼靶摄影具有全面、直观、操作简单、安全等特点,对乳腺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本科开展的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及数字化影像处理,使之在鉴别良、恶性病变及早期诊断乳腺癌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已成为公认的乳腺癌临床常规检查和乳腺癌预防普查的首选和有效的检查方法。(7)介入放射诊疗科室在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介入放射诊疗方面,具有较丰富的诊疗经验,如各部位恶性肿瘤、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消化道内支架置入、脾功能亢进、盆腹部大出血、子宫瘢痕妊娠、外周血管PTA与内支架置入以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等方面的介入诊疗。(8)PACS影像中心与全院PACS融为一体,形成了登记、分诊、检查、影像诊断报告以及各项信息储存、查询、统计等优化的流程,构成医院数字医疗设备、影像及报告管理系统,推进了数字化、现代化医院的发展进程。科主任简介:胡茂能,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江淮名医","合肥市第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合肥市首批"名医工作室"领衔人,"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现任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教研室主任,合肥市第四、五周期医学重点学科——医学影像科学科带头人,合肥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合肥市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合肥市职业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影像医学学系委员,安徽省影像诊断质控中心成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影像医师分会常委,安徽省医学影像学管理专业学会常委,安徽省全科医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影像专业常委,安徽省抗癌协会影像专业常委,安徽省放射学会委员,安徽省放射学会介入学组成员,安徽省介入放射学专科医联体常务理事,全国卫生产业健康服务适宜技术分会常务理事,国家尘肺病诊断医师。从事医学影像工作30余年,擅长放射诊断与介入放射学。近年来,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的医学专业学术论著30余篇,获得安徽省和合肥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多篇,参与编写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专著2部,主持安徽省重点科研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2项,安徽省及合肥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合肥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2019年5月更新)
影像中心医生
影像中心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