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危重病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以治疗和研究危重病为宗旨的专业科室,能及时提供各种类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危重病人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临床基地,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危重病人的医疗单元。我院重症医学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广西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是重症医学临床、科研、教学基地,也是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基础扎实、梯队健全、设置合理,整体实力强,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独立二级学科。重症医学科由一区(原内科ICU)和二区(原外科ICU),共48个治疗单元,医护人员212人,拥有高级职称22名,中级职称54名。学科带头人熊滨主任医师为硕士生导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广西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西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位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重症营养治疗学组委员,广西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论坛》脓毒症专辑编委,《重庆医学》《中国临床新医学》编委,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3篇。曾荣获"139计划学科带头人培养人才""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推进广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记功""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战疫先锋""在2020年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取得突破性成效,授予一等奖""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重症医学科在广西首创全层流病区,并率先独立开展对呼吸衰竭、重症感染、ARDS、心衰、急性肾衰、急性脑血管意外、多发伤、危重孕产妇、中毒、休克、糖尿病高渗、酮症酸中毒、呼吸道消化道大出血及重症胰腺炎等急危重症的综合监护治疗,是广西业内公认的多脏器功能不全重症诊断及治疗的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拥有丰富的救治重症病人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诊治能力,还担任广西卫生厅突发事件重症抢救任务,负责医院住院医师规培、全区重症医学科专业医师及护士的培训,同时还承担多家县市医院危重病人的指导、抢救以及转运工作。重症医学科一区重症医学科(ICU)一病区成立于1999年,是广西率先进行专科配置的现代化ICU。目前有28个治疗单元,有医护人员121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5名,住院医师7名,副主任护师4人,主管护师15人,护师27名,护士45名,护理员3名。2号楼18层的重症医学科病区共有28张床位,分为2个单间,3个双人间,5个四人间。配备有中央层流净化系统、德尔格吊塔设备带系统、GE中央监护系统,拥有Maquet,GE,德尔格等呼吸机进行无创、有创呼吸支持;拥有床边B超、ECMO、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仪、IABP、纤维支气管镜、床边即时快速检测(POCT)设备等先进仪器设备。广泛开展的主要诊疗项目有重症循环、重症呼吸、体外膜肺氧合(ECMO)、重症营养、重症超声、重症康复、重症肾脏等器官功能支持。综合实力和多项核心技术(特别是ECMO/CRRT/重症康复/血流动力学)目前在全区处于领先水平。为呼吸衰竭、重症感染、ARDS、心衰、肝衰竭、肾衰竭、急性脑血管意外、多发伤、危重孕产妇、中毒、休克、糖尿病高渗、酮症酸中毒、消化道大出血及重症胰腺炎等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综合监护治疗,代表了广西重症医学的先进医疗技术水平。作为区内率先发展起来的现代化ICU,积极参加国内外ICU学术交流活动,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在不断完善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培养是该科教学和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举办以及参与区内急危重症培训班、进修学习等形式培训大量ICU医护人员,指导区内基层医院ICU建设,并与基层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和学术联系,帮助他们解决临床疑难问题,协助他们开展新技术,从而推动了全区ICU的发展。重症医学科代表性技术(1)体外膜肺氧合(英语: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缩写:ECMO)ECMO是将静脉血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膜式氧合器氧合后再用血泵将血液灌注回体内。临床上主要用于重症呼吸功能不全和心脏功能不全的支持。ECMO能够进行有效地血液气体交换和组织灌注,可通过保护性肺通气,减少呼吸机对肺的损伤;通过降低前后负荷和正性肌力药及血管活性药,使心脏和肺脏得到充分休息,除了能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减轻患者心肺负担之外,也能为心肺功能的恢复或脏器移植赢得时间,为医疗人员争取更多救治时间。主要适应症包括:●急性严重心功能衰竭患者(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心搏骤停、心肌炎、中毒或感染导致的心脏抑制、心脏移植后的功能衰竭)●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患者(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面积肺栓塞、支气管哮喘以及部分需要接受肺移植终末期肺病)●高危心肺手术、大血管手术的体外循环支持●器官移植支持等待供体从2016年开展ECMO技术至今,该科已发展为集"院内急救"、"院外转运"、"教学培训"多元化为一体ECMO团队,仅2020年重症医学科一区已成功置管转机80余例,给予危重病人更多的救治时间和机会,重新定义了跨越生死的鸿沟。随着ECMO技术在重症医学的推广和实施,该项技术的质量控制也将是未来重症医学质控的重点之一。千里之行,始于规范,把握ECMO指征、规范ECMO治疗、提高生存率为现阶段体外生命支持事业的目标。该科ECMO团队用严谨的态度、无私的热情,搭建一个专业的ECMO培训平台,为全区危重症领域培养更多ECMO专业人才。(2)床边血液净化治疗技术:该科于2003年率先在广西区内ICU中常规开展CRRT治疗项目,针对肾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急性重症胰腺炎、肝衰、中毒等危重患者的救治经验丰富,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取宝贵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生存率。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已能开展CVVH、CVVHDF、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DPMAS、局部枸橼酸抗凝等多项区内领先技术。(3)机械通气过程中纤支镜诊疗技术:1999年该科开展的机械通气过程中纤支镜诊疗技术(镜检、吸痰、灌洗、咬检等),是另一项该科室率先区内其他ICU开展的诊疗手段,目前已成为该科室的常规诊疗项目之一,有效地改善了长期卧床、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深部分泌物引流及相关疾病诊疗的问题。(4)床边重症超声检查技术:该科是区内率先开展床边重症超声检查技术的ICU之一。该技术快速、方便、直观,评估内容全面,能进行呼吸系统问题(胸腔积液、气胸、肺水肿、肺实变等)、循环系统问题(结构异常、心脏功能、前负荷和容量反应性等)、创伤(FAST)等的评估以及各种穿刺操作的引导(深穿、胸穿、腹穿、脓肿引流)等,减少危重病人的转运,及时对危重情况进行评估,为危重患者的救治赢取时间。(5)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是ICU单位中非常重要的监测手段,该科是区内率先开展有创、无创以及微创心排量监测的ICU之一,此项监测可以针对危重患者的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直观量化的客观评价;结合血气分析,还可进行全身氧代谢的监测,为有效地维持患者全身容量负荷稳定、指导容量复苏提供了直观的循证医学证据。其中脉搏指示连续性心排出量(PiCCO)监护仪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采用经肺热稀释方法和分析动脉压力波型曲线下面积方法测量血流动力学的一系列数据:①前负荷及容量反应性指标:CVP、ITBI、GEDI、SVV、PVV;②后负荷指标:MAP、SVRI;③心脏收缩功能指标:CI、CFI、GEF、PCCO/PCCI、dpmx等;④肺水指标:ELWI、PVPI;⑤氧代谢指标:ScvO2、DO2/VO2及其指数。该技术具有微创性、科学性、简便性等其他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所不能比拟的优点,主要应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氧代谢异常的危重患者(如休克、脓毒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等)。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进行更精细的血流动力学管理,从而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6)有创以及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目前拥有各型号由计算机控制智能化多功能呼吸机可提供有创机械通气以及无创机械通气,性能完善、安全性好,有效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竭,挽救或延长患者生命,为危重症患者提供积极的呼吸功能支持。(7)重症康复重症医学科是我院重症康复中心,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在重症医学科进行早期重症康复在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重症医学专家与康复医学专家在早期重症康复方面共同开展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系统评估和协作,开展早期重症康复,积极推动了临床的多学科合作模式。(8)重症营养:重症医学科是广西重症肠内营养中心,已开办多期重症肠内营养支持会议及培训班,旨在提高我区内重症医学科的肠内营养治标准化、疗流程化、规范化,使广大重症患者得到早期、科学、有效的营养支持,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坚实的基础,对推动全区重症医学科在营养支持治疗和管理上的标准化、疗流程化、规范化发展贡献力量。(9)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Intra-aorticballoonpump或IntraaorticBalloonCounterppulsation简称: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最早以氧供氧耗理论为基础的辅助循环方式,通过主动脉内气囊规律的充气和放气,起到帮助心脏做功、减轻心脏负担、增加心脏与重要器官供血的作用。心脏收缩前一瞬间(主动脉开放时),球囊放气,降低主动脉内舒张末压,减少左心室做功,降低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心脏舒张前一瞬间(主动脉关闭时),球囊充气,增加舒张期冠脉灌注压力,增加心肌供氧。相比其他心脏辅助装置,IABP作用效果稍弱,但器械创伤小,并发症少,使用难度低,学习周期短。适应症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或手术中暂时支持左心室功能;改善氧供应/需求平衡以减少心肌缺血。具体适应症如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难治性不稳定心绞痛。合并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复杂的机械性并发症。心脏挫伤、中毒性休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治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治疗。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提供血流动力学支持。心脏移植前后的辅助治疗,人工心脏的过渡治疗。咨询电话0771-2186182,0771-218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