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胃肠·疝·肠瘘外科

省重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胃肠外周血管外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点建设学科、广西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广西微创手术中心(广西卫生厅重点建设学科)主要组成科室。目前有1个病区、2个门诊、1个营养配置室。共有医务人员3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及终身教授1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医学博士4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7人;拥有训练有素的专业化护理队伍,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8人、护师8人、护士7人,其中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3人、淋巴水肿治疗师1人。胃肠外周血管外科为广西胃肠道疾病的外科治疗中心,具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和临床实力,承担临床诊治、科研、教学及专科医师培训等重要任务。临床治疗主要包括胃肠胰良恶性疾病、腹腔和后腹腔肿瘤、腹壁疝、肠瘘、痔瘘和外周血管疾病等。广泛开展传统的腹部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外周血管手术,其中腹腔镜胃肠胰手术、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手术、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吻合器痔切除手术达到广西区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拥有奥林巴斯和STORZ3D及高清腹腔镜手术系统、STORZ高清肛肠镜手术系统、美国强生二代超声刀、美国威力外科能量平台、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环激光曲张静脉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在区内较早引进、采用美国进口的消化道重建器械、疝修补网塞补片、痔切除吻合器、腹腔镜等先进手术设备和材料,使手术安全微创、减轻疼痛、可加速恢复,同时开展了多项国内先进的新技术、新项目服务广大患者,受到患者赞誉。从1987年开始开展肠外、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工作,广西区内率先对围手术期中重度营养不良、短肠综合征、肠瘘及危重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治疗,1997年建立了全区首家全合一营养配制中心,近年开展免疫营养、代谢调理等方面治疗以及参与国际多中心肠外营养临床研究。营养支持治疗和危重病救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全区处于领先、国内先进地位。胃肠微创手术国内先进,区内领先,微创手术方面创造过许多全国和广西首例,包括:全国首例胃底贲门癌全胃切除术和广西首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手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和胃底贲门癌手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环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等。作为广西卫生系统的特聘岗位专家设置科室,在国家二级教授、广西终身教授黄顺荣主任及广西“微创手术”特聘岗位专家郑民华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腹腔镜胃肠道及外周血管手术临床规范化治疗等项目。微创手术具有微创、减轻疼痛、可加速恢复等优点,是现代外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近年率先在广西开展3D腹腔镜胃肠胰肿瘤手术,达到更加精准和微创。在护理方面,我科护理团队始终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护理内涵,拓展服务领域为重点,并开展胃癌、肠癌、肠内外营养、肠瘘护理等方面的护理研究。在全院及院外开展造口、慢性、疑难性伤口、压疮、失禁及淋巴水肿的会诊及处置工作,在区内举办多期伤口造口护理知识学习班,推动护理学科发展。学科建设重视人才培养,高度重视临床与基础研究,在研和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学科获得广西特聘岗位“微创手术”设置立项。主要研究方向有:(1)腹腔镜胃肠癌手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2)无结扎外科技术的临床研究;(3)危重病救治、外科营养支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4)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5)消化道肿瘤分子生物学基础和靶向治疗研究;(6)快速康复外科在胃肠手术的应用。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其中《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应用研究》、《腹腔镜在腹部外科中运用》、《腹腔镜胃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腹腔镜改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研究》、《无结扎技术在胃癌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大肠腺瘤-癌序列中的作用及临床研究》、《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方案的改进及放疗敏感标志物的筛选》等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或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或三等奖。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西消化病研究中心基金、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或卫生厅重点基金、广西人才小高地基金和广西党委特聘岗位人才专项基金资助,正在深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低位直肠肿瘤切除保肛术的研究取得新进展,专家认为该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低位直肠肿瘤的外科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和热点,我院胃肠外科黄顺荣、钟晓刚、麦威等专家,经过多年的刻苦攻关,终于取得不菲成绩,研究课题《腹腔镜改良低位直肠肿瘤切除保肛术的临床研究》,荣获2007年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2008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发病率已高达10/10万左右,同时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而其中约3/4病变为腹膜返折以下的中低位直肠癌。就恶性肿瘤而言,5年生存率低、局部复发率高、多数患者不得不接受永久性腹部人工肛门,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传统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大、恢复慢、保肛难度大。直肠低位的良性肿瘤因盆腔狭小、手术操作难度大,部分患者也无法保留肛门,同样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和生活社交的不便。微创外科的深入发展,腹腔镜技术逐渐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辅助结直肠手术能获得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而且具有微创、减轻疼痛、可加速恢复等优点,也一定程度提高了保肛率。但常规的腹腔镜保肛手术,需要在腹壁作一约5cm长的辅助切口,在此切口外完成部分手术操作,该辅助切口对患者也造成一定的创伤和打击,可能导致切口种植转移。因此,探索更佳的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术式是临床的迫切需求。在广泛和成熟开展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基础上,自2004年3月开始,广西著名普外专家、广西微创手术中心主任黄顺荣率领攻关小组,在国内较早开展新的保肛手术---腹腔镜改良低位直肠肿瘤切除保肛术。该术是在腹部开3个小孔,经肛门把直肠肿瘤等组织从肛门外翻拖出切除,在腹腔内或经肛门直接完成结直肠吻合术。目前,采用此技术已成功为30多例低位直肠肿瘤病人手术。该技术创伤小,提高了保肛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实现微创治疗的目的。目前,该技术已先后有广西10多家医院在课题组指导下开展了此项新技术。联系电话:0771-2186306(2)微创手术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微创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胃肠外周血管外科在传统腹部外科手术成熟稳定、规范、达国内先进水平的基础上,在广西区内应用国际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技术治疗胃、肠部疾病,取得了显著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因此成为区重点建设学科和医院重点科室。在广西微创手术中心主任、我院主任医师黄顺荣常务副院长的率领下,先后开展了腹腔镜胃系列手术(包括胃癌全胃切除术、胃癌根治术、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贲门失弛缓手术等)、腹腔镜肠道疾病手术(包括结直肠癌根治术、肠憩室手术、肠梗阻手术、肠道良性肿瘤切除术等),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及三等奖两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三项。联系电话:0771-2186306(3)先进的微创手术设备我院同时引进有价值两千多万元的4K、高清腹腔镜及3D电子腹腔镜系统、超声刀、血管结扎速(Ligasure)等微创手术设备,为在国内率先开展贲门癌根治术及复杂的完全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提供设备保障,保证手术安全快捷,达到可靠止血、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的目的。近年来又投资三千万元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一体化能量平台,整合超声刀等手术设备,大大缩短手术准备时间,方便医生术中器械转换使用,提高了手术效率。先进的手术设备为开展微创手术提供良好外部环境,作为广西区重点建设学科和医院重点科室,以微创手术为特色,进一步加大设备投资,达到国内一流的水平。联系电话:0771-2186306(4)肠瘘等危重病人抢救治疗技术在区内长期对围手术营养不良、短肠综合征、肠瘘及危重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成功抢救了无数危急重症患者,技术达到国内先进、区内领先。于1997年建立了全区首个全合一营养配制中心,近年开展免疫营养治疗、代谢调理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使本科营养支持治疗成为抢救治疗危重疾病的重要技术。外科容量治疗新技术和新药物在临床应用,提高了抢救治疗的疗效。作为区重点建设学科和医院重点科室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更新学习危重病诊治理论,外科手术技术成熟,抢救手段先进,流程规范,并引进一流先进设备腹腔镜、一体化能量平台、电子肠镜、监护设备等,使我科危重急患者诊疗质量得到可靠保证。我科急危重症患者治愈率、抢救成功率,居全区领先水平。成功完成了国际多中心肠外营养临床试验,标志着在危重症营养治疗和研究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联系电话:0771-2186306(5)大于75岁高龄老年病患消化道肿瘤的围手术期综合诊治随着我国居民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发展,高龄病患在消化道肿瘤病患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大于75岁高龄老年病患,机体各项器官功能不同程度的出现减退,往往合并诸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内分泌代谢紊乱等,围手术期准备复杂,术后也容易出现心、肺等器官功能不全,甚至衰竭,外科手术风险极大。如何根据最新国际国内诊治指南,制定高龄肿瘤病患的综合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制定个体化的诊治方案,为胃肠胰肿瘤病患提供合理、合适的手术方案,提高胃肠胰肿瘤病患的生存期、生活质量,对临床医师提出了较高挑战。随着近30年来医疗技术和水平的巨大进步和提高,我们认为:高龄本身不是手术的禁忌症或主要风险因素,关键要评估病患全身生理状况及重要脏器功能状态。只要术前评估与准备充分,绝大多数老年病患的手术是可以安全实施的。胃肠外周血管外科在国家二级教授、科室主任黄顺荣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在科室副主任麦威主任医师和全部同事的努力下,联合我院其他相关科室,对大于75岁高龄老年病患需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术前充分营养、评估:全面检查及准确评估心、肝、肺、肾、脑功能及凝血机制、血糖、血压情况,纠正营养不良及贫血,控制肺部感染及血压、血糖,术前诊治心脏病。术前联系相关科室会诊评估、调控各器官功能。并且,术前注重心理护理,改善忧愁负面心态,增强病患战胜病魔的信心。②制定合理的外科方案:对超高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耐受性下降,不一定全部采取创伤巨大的根治手术,可根据病患实际情况,可推荐病患选择腹腔镜微创、传统开腹、介入的外科方式,采取根治、姑息、转流、改道或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③术中减轻创伤:采用我院最新提出的无结扎外科技术实施手术,降低手术困难度,缩短手术、麻醉时间,减少出血量和术后创面渗血渗液量,尽量避免、减少输血。④术后监护、精心制定诊治方案:术后常规置于监护病房,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强调营养支持,避免尿潴留,防治肺部及切口感染,常规控制疼痛以防其诱发高血压、心律紊乱及心肌缺血,及时邀请相关学科共同处理各种并发症。尽早活动肢体,以防深静脉及脑血栓形成。特别强调心衰的防治,重点是限制液体过多过快或出入不平衡。术后注意保暖,注意拍背排痰,常规雾化祛痰,鼓励协助病患术后翻身、深呼吸等。(6)经肛门内镜直肠肿瘤切除术(TEM)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是一种相对新兴的兼顾内镜和显微手术的直肠病变局部切除技术,由德国医生Buess和Mentges于1980~1983研发,我国近几年也逐渐兴起开展。TEM适用于距肛缘4~18cm大的、无蒂的腺瘤、复发性腺瘤、低风险直肠癌(中等分化到良好分化、没有淋巴和神经浸润的T1期病变)、瘘及吻合后的直肠狭窄的治疗。对某些有特定指征的T2、T3期直肠癌也是合适的治疗方法,如对不愿或不能耐受经腹根治性手术的高龄或高手术风险病人的姑息性手术及有广泛转移病人的局部控制。该术式具有有效操作空间更大、手术更为精确清晰、对肛门括约肌功能影响更小等优点,能在狭小空间内完成切除、止血和缝合等微创外科操作。TEM可明显降低肛管括约肌损伤、腹膜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同时,凭借其局部放大与显微精细的技术优势,TEM不仅可对局部浸润偏深直肠癌(如pT2期)的原发瘤灶进行彻底切除,即便行直肠全层透壁性切除亦是相对安全的。兼具传统的经肛门直肠局部切除术和内镜下肠粘膜切除术两者的优势,即微创、术野显露良好、切除范围精准完整,并能全层切除。目前在一些西方国家和日本等地,TEM已在临床较多使用。TEM手术系统的器械在互相平行的平面插入和取出,和一般腹腔镜操作有所不同,需特殊的训练和技术才能完成肿瘤暴露及切除。在国家二级教授、广西首批终身教授、广西微创手术中心主任及胃肠外周血管外科主任黄顺荣主任医师根据临床需要,很早便在广西引进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系统,并成功开展了广西首例经肛门内镜直肠肿瘤切除术(TEM)。多数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第二天肛门排气排便可尝试流质饮食。目前我院引进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系统和技术已在临床成熟应用,使符合条件的直肠肿瘤患者免除经腹手术的伤害,具有创伤较小、可快速恢复、住院时间缩短等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为广大直肠病变的患者带来了福音。(7)小肠减压管在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常规鼻胃管胃肠减压和药物保守治疗缓解率低,而手术后又可再发粘连性肠梗阻、炎症性肠梗阻等,创伤大,效果欠佳。国内采用经鼻小肠减压管行胃肠减压术已成为单纯性小肠梗阻、尤其是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成功率较高(90%),但广西区内尚仍未见相关应用研究。应用小肠减压管治疗急性肠梗阻,探索其在粘连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等疗效,对降低肠梗阻急诊手术率及提高保守治疗愈好率,降低广大病患的诊疗费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自2009年我科在肠梗阻病人中,开展了广西首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以来,共计开展200余例。对肠梗阻病例总体有效率高于90%。技术达到国内先进,区内领先水平。获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奖。(8)无结扎外科技术结合外科手术特点,通过在手术中联合应用电刀、超声刀和Ligasure,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避免缝线结扎、血管夹使用,完全无体内异物残留的切割、分离、止血的手术技术,即为无结扎外科技术。我科投资两千多万元在区内率先引进高清电子腹腔镜手术系统、超声刀、血管结扎速(Ligasure)等微创手术设备,成为全区微创手术设备齐全的科室,保证手术安全快捷,达到可靠止血、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的目的。近年来又在区内引进第一台一体化能量平台,整合超声刀、血管结扎束、电刀等手术设备,大大缩短手术准备时间,方便医生术中器械转换使用,缩短手术时间,先进的手术设备为开展微创手术提供良好外部环境,2015年,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9)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大肠腺瘤-癌序列中的作用研究和临床应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结肠粘膜、结肠腺瘤、结肠癌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及差异,分析该通路中关键分子的变化,分析在癌变过程中该通路是否起决定作用,初步研究分析认为大肠腺瘤恶性转化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部分分子发生改变,进一步采用表达谱PCR芯片技术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主要分子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分析其在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腺癌中的表达,高通量分析表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大肠腺瘤恶性转化中发生多位点基因mRNA表达改变,以三条子通路PI3K亚基P85与细胞迁徙调节因子、AKT/PI3K家族及调节因子、mTOR信号途径多基因表达改变为主。其中结肠癌变过程c-FOS和PTEN可能为PI3K/Akt/mTOR通路中关键基因改变,在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为临床上结肠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并为诊治提供新的分子靶点。2015年,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10)环形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2017年3月我科成功开展环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环形激光是目前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最新微创手术成果,环形激光具有能量分布均匀,曲张静脉的热消融更加准确,同时减少对周围组织的误损伤,可减少术后皮神经损伤、术后疼痛和麻木等不良反应。我科成功开展环形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标志着我科外周血管外科业务水平在广西处于先进地位,并将以最好的医疗技术服务于静脉曲张患者。

胃肠·疝·肠瘘外科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